中酒協:已向商務部申請“雙反”歐盟進口葡萄酒
日前,來自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的消息稱,他們已經中國商務部提交了要求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申請。
矛頭直指歐盟
與此前傳出的對進口酒申請反傾銷調查不一樣,此次將“槍口”直接對準歐盟。“歐盟是進口葡萄酒的橋頭堡,與中國葡萄酒及其延伸產業發生關系最多,所占份額最大。此次的申請或是基于對進口葡萄酒中的非法不良的、垃圾酒進行打擊以及希望政府出面對國產葡萄酒企業進行扶持的考慮。”葡萄酒專家、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如此分析此次分會將矛頭指向歐盟的原因。
不過,業內對此次反傾銷調查能否成功卻不樂觀。
“進口葡萄酒在國內增長的同時,近幾年國產葡萄酒也保持著10%-20%的增速,究竟國產酒是要下降多少或者其增長幅度低于何種范圍才踩到了反傾銷的線?”一位國內知名的葡萄酒專家認為,此次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或者并不會那么容易通過。
法國葡萄酒管理碩士、香港世界葡萄酒中心大陸首席顧問曾微坦承,歐盟確實有對當地葡萄酒產業有補貼。“近幾年歐盟出現葡萄酒產能過剩問題,當地政府出于引導行業發展,確實會有補貼而且會積極幫助當地企業聯絡出口事宜。”不過,補貼涉及到的金額有多大、補貼的面過廣以及是否造成了一個不公平競爭環境從而讓國產葡萄酒和歐盟出口中國的葡萄酒產生優勢對比,均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數據出來,因此并不好判斷歐盟的葡萄酒是否會觸及反補貼的界限。
王祖明表示,協會已經通過公開渠道搜集的證據表明,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的補貼,這些補貼使中國葡萄酒在同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競爭中,面臨極為不利的地位。在國際貿易市場,歷來的反傾銷調查都是一個漫長過程,王祖明對此稱,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國產酒與進口酒微妙利益紛爭
盡管現在來判斷國家商務部是否會實施雙反調查仍為時尚早,但是在此事背后,一個不得不提的事實是,進口葡萄酒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讓國產葡萄酒倍感壓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葡萄酒產量達到115 .7萬千升,增長13.0%,但2011年葡萄酒進口總量36.16萬千升,同比增長27.6%,進口金額13.93億美元,同比增長80 .9%。
王祖明給媒體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由2008年的35944千升迅速上升至2011年的169114千升,年均增幅達67.71%;其中2升以下包裝的產品由34477千升上升至165652千升,所占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也由2008年的約4.94%迅速攀升至14.32%。2012年第一季度,自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達到41698千升,同比增長23.98%;其中2升以下產品41191千升,所占中國市場份額上升到14.76%。
“前幾年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的沖擊只是停留在高端酒領域,但是現在進口葡萄酒的大規模進入甚至沖擊到國產葡萄酒產品價格為五六十元的市場,國產葡萄酒未被真正撼動的或者只有三四十元的產品。”曾微稱。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透露,隨著進口葡萄酒的大批進境,其實當前海關、檢驗檢疫部門都對進口酒有一些控制措施。對于一些申報進口價在0 .8、0 .9歐元的低價進口葡萄酒,其實現在海關一般都不再采信,而是將價格提至1 .2-1.3歐元來算。“這在一定程度對葡萄酒進口造成了影響,但不夠。”該人士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