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業形成四大集群 產能過剩嚴重
日前,有傳言稱河南鄭州即將開建液晶面板10代線。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非常瘋狂。有分析稱,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如今,國內面板企業及地方政府的心態恰如擠公交車的老百姓:自己等車時,大喊“快開車門!”一旦擠上車,立馬喊“關門!人滿了!”換成面板業的術語便是“產能過剩。”
即便鄭州不上10代線,“產能過剩”的說法已不絕于耳。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當前國內的面板產業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中西部四大集群,每個區域集群都擁有多條面板線及多家配套企業。
“攤子為何鋪這么大?”是媒體對國內面板產業布局的質疑。
“就地消化產能不成問題”
“面板供大于求是事實,但大多少需要仔細研究。”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行業研究部副主任胡春明向中國經濟時報透露,液晶分會曾專門找專家測算,按國內目前投產的高世代線產能計算,從2012年到2014年,供大于求的比例是3%-6%,“因此,這只是供給不正常導致大于需求,而非嚴重的產能過剩。”胡春明表示,供大于求可以通過調整產線及產品結構解決,如此前提供手機等小屏幕應用的一二代線會被淘汰出局,轉而用較高世代線切割小尺寸產品。
至于目前形成的四大產業集群,胡春明認為,鑒于液晶面板易碎,不易運輸,目前的產業布局比較貼近消費市場,“消化產能不成問題”。
地方政府熱情高漲
“一個縣級市政府擁有了國家戰略眼光。”維信諾公司副總裁吳延德對昆山市政府贊賞有加。幾年前,維信諾在昆山建PMOLED產線時,昆山政府拿出了3億多元資金支持。對即將建設的維信諾5.5代AMOLED生產線,昆山政府又承諾出資20億元。
在顯示面板項目中,地方政府往往迸發出極大的熱情,除了出臺種種優惠政策外,甚至親自出資,扶持面板線上馬,合肥、深圳都是其中典型代表,鄂爾多斯市甚至以10億噸煤炭資源的探礦權支持京東方5.5代AMOLED線落戶。
“面板企業綁架了政府”,“地方政府借面板線投資提升地方GDP,不計后果”,質疑聲常常伴隨一條條面板線落地。 “地方政府對引進面板產線的積極性不能簡單歸結為投資沖動。”胡春明分析,在當前大的經濟環境下,人力、資源環境等成本不斷上升,有地方政府提出“企業經營異常困難”絕非無病呻吟,因此地方政府調整產業結構的任務急迫,面板顯示產業被列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屬于高附加值產業,其對投資、就業及工業產值提升的帶動毋庸置疑,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在情理之中。
“當然,國家層面,需做統籌安排,防止地方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胡春明說。
國家層面需加強統籌
在四大面板產業集群中,哪個區域會在未來領先?哪座城市會一馬當先?這是中國面板業的一大懸疑。
“可以這么評測,看其面板產業鏈的配套完整度;看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看下游整機配套程度,看其與終端客戶的距離。”京東方副總裁張宇提出了三大衡量標準。作為從業者,張宇預測,“未來一兩年內,國內面板產線定有一個大整合,區域面板產業集群的格局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既有的面板產業集群格局或許會因OLED改變。”面板研究機構群智咨詢總監李亞琴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亦在其調研報告中呼吁,對于OLED的發展,需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要嚴格進行科學論證,同時統一規劃并制定發展戰略,以保證產業發展的健康、有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