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上市房企負債4000億 負債率持續走高
房地產企業依然面臨巨大風險
房地產企業的庫存依然居高不下,加上持續攀升的資產負債率,這讓房地產企業喘不過氣。
據前瞻網記者統計,8月以來,滬深兩市A股房企中已有22家房企發布中報。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這22家上市房企的負債率并不樂觀,負債總額為3985.14億元,比上年期末增加約413.76億元。
不過,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房企融資環境已有所改善,甚至一些優質房企向銀行申請的開發貸也能快速審批下來,融資額度也有所提升。
房企負債率繼續走高
實際上,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22家房企合計負債總額已經直逼400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5.99%,而上年末為74.36%,上漲近2%。
其中,濱江集團負債總額為303.7億元,位列第二,比上年末的280.46億元增加23億元,負債率也由2011年的80.60%上升到81.86%。值得注意的是,濱江集團2011年全年的銷售額僅為116億元。同時,濱江集團2012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8513.5萬元,縮水6500萬元,同比減少43.16%。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在22家房企中,有12家房企資產負債率與年初相比出現上漲,占22家的55%。其中2家房企資產負債率超過80%。
對此,平安證券房地產分析師李曉東表示,房企負債率走高是正常現象,因為這一行業預收賬款高。李曉東認為,除了現金流惡化,回款相對不暢之外,預收賬款高更是導致房企負債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常清也認為,資產負債率上升主要來源于融資增加和規模擴張。從房企類型來看,大型房企依舊持續平穩擴張態勢,負債率有所上漲,而排名在100外的中小房企收縮經營較為謹慎,收縮經營降低風險,資產負債率漲幅較小。資產負債率上升一方面使得房企財務成本增長,另外也使得房企經營風險增加,下半年不排除會有房企出售資產或者股權來降低負債率的案例出現。
融資環境相對放寬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某些房企正拖欠土地出讓金,甚至包括推廣項目的宣傳費用。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渣打銀行曾調查的30家開發商中,有14家受訪公司已聽說有開發商拖欠銀行或者信托公司的貸款。渣打銀行分析師申嵐曾向媒體表示,拖欠貸款的情況正在發生,不過,開發商缺錢更多是拖延付款給供貨商、市政府,而不愿意拖延銀行和信托貸款,因為這樣會產生不良的信用記錄。
“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整體上還是偏緊的。”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表示,“但相對于今年年初,資金相對寬松,融資環境也有所緩和。尤其5月份以來,樓市回暖跡象明顯,房企銷售額上漲,現金回籠加快。此外,信貸余額有所增加,房企前兩季度通過各種渠道在銀行及海外等獲得大筆融資,為房企儲備了一部分‘糧食’。”
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透露,截至6月底,萬科持有現金470.1億元,較年初提高了37%,遠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長期借款的總和203.1億元。截至6月底,萬科各類存貨中,現房庫存僅81.9億元,占各類庫存的比例僅為3.62%。在負債率方面,剔除預售賬款,萬科真實負債率只有39.3%,較去年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
“整體形勢確實比去年好,去年房企申請銀行貸款審批特別嚴格,程序走的也比較慢。但今年相對好轉,審批速度也較快。”某知名房企內部高層人士透露,某優質房企旗下北京項目順利獲得約19億元的銀行貸款,這在去年是很難實現的。
此外,據央行日前發布的信貸投放報告的數據顯示,6月末,房地產貸款余額11.3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2個百分點。
“融資環境相對去年確實有所改善,這源自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微調和貨幣政策的相對放松。尤其幾次降息之后,企業的新增貸款成本也會有所下降。”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