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或遭歐盟雙反調查 面臨生死危機
日前,國內光伏企業正面臨一場生死危機,據了解,歐盟或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8月2日上午9點,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阿特斯常熟廠區內如往常一般安靜,遠遠望去,只看見零星的幾個員工在廠房外走動。
而按照之前的日程,這個時候,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阿特斯和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德)這四家中國光伏企業各廠區的員工們應該聚集在廠區,對德國某太陽能光伏企業向歐盟遞交了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申請一事進行抗議。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除了阿特斯以外,其他三家的抗議活動也未如期舉行。
“我們凌晨接到相關部門的消息,被要求暫停抗議活動。”江蘇省一光伏企業高管透露。阿特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我們呼吁中國政府全力保護中國制造業的合理權益。歐盟一旦立案,市場的不確定性將增加,光伏產業將跌入低谷。”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SolarWorld的申請關乎中國上百億美元的出口額,涉案金額接近于2011年中國從歐盟進口汽車整車的總金額,如果最終立案,將是中歐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摩擦。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慧娟說,希望光伏企業通過合法渠道反映自己的訴求。歐盟對中國光伏還未立案,中國又是WTO成員國,因此希望企業能在WTO的框架體系內進行溝通交流。
瞿曉鏵也說,江蘇省商務廳代表已與他進行過溝通,政府也理解企業的想法與要求。“現在談穩增長,到哪里能一下子找光伏行業這樣200億美元的出口?其中又有100多億來自江蘇,江蘇省很重視。”
被問及類似工人抗議這樣的草根路線不被官方認可,是否接下來只能走高層路線了,瞿曉鏵沉思數秒,回答:“今天下午我們四家企業的負責人就會飛到北京。”不過其并未透露在京具體行動。
“國際經濟嚴峻,大家日子不好過了,于是貿易保護風潮漸起。”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歐盟的光伏裝機容量大致占到了全球的70%,美國占了接近10%,這兩個市場如果對中國關閉大門,那么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致命打擊。所以,在歐盟立案前,說中國光伏企業到了生死存亡的時機并不過分。
由中國商務部指導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上多位官員昨日的表態是,針對歐洲太陽能企業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中國方面可能進行報復。由此必將引發一次更深的國際貿易危機,這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件好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