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雙反” 光伏業界大佬齊聚上海應對
據前瞻網獲悉,美國對華光伏產品巨額反傾銷初裁引發國內業界集體反對,近日,多家光伏企業大佬齊聚上海商議對策。機電商會副會長石永紅在在上海召開應對美國太陽能產品“雙反”調查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征收反傾銷稅初裁的結果損人不利己。光伏業界將繼續積極應對。
石永紅表示,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與傾銷無關;中國晶硅光伏產品在競爭中具有價格優勢,在于產業鏈在中國的發展。中國企業沒有也無意通過傾銷、低價來競爭。
“在此次反傾銷調查中,中國應訴企業以各種方式參與美國商務部調查程序,以積極合作的態度進行應對,但是權益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美國商務部依然使用了具有歧視性的‘替代國’政策,嚴重扭曲了應訴企業的生產成本。”石永紅說。
對此,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表示,美國在選擇替代國時選擇了泰國這個沒有多晶硅制造企業的國家,我們對這種不公正的待遇非常失望。
“過去6個多月時間,尚德有150多人,每天工作12小時,為美國商務部提供資料、配合調查,但對調查結果非常失望,也感到員工沒有受到尊重。下個月,美國商務部還將去尚德現場調查,我們仍然會積極應對。”施正榮說。
針對“中國光伏電池對美出口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損害”這樣的說法,石永紅指出,美國晶硅光伏電池板和組件價格近年確有下降,但并非由中國光伏電池引起,主要源于原材料——多晶硅價格因全球供應過剩而價格下降。
他表示,機電商會已經組織14家企業積極應對此案中的損害調查。
石永紅稱,征收反傾銷稅的初裁結果損人不利己。據前瞻網了解,中國生產企業在2010年從美國進口的設備及支付的技術轉讓費不少于30億美元。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對美出口也為美國下游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強調,如果美國政府最終對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實施貿易限制措施,對于全球光伏能源市長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對于美國尤其如此。
在昨天發布會上,國內最大的四家光伏產品供應商尚德電力、英利綠色能源、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共同發起成立“光伏發電促進聯盟(SEPA)”并現場揭牌。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光伏界除了抱團和美國政府打“雙反 ”調查案官司之外,更應當考慮增加內需,有效拓展光伏產品的國內市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