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光伏業反傾銷調查 中國企業集體回擊表不滿
江蘇一光伏企業職工正生產太陽能組件
據前瞻網獲悉,在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做出反傾銷初裁決定后,中國各大光伏企業齊聚,宣布成立聯盟,以應對美國制裁。
5月24日,由機電商會牽頭,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業出席的應對美國太陽能產品“雙反”調查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召開。據悉,此次會上,國內光伏企業成立了光伏發電促進聯盟,以應對美反傾銷初裁。
中國企業對美調查嚴重不滿 稱裁決凸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據前瞻網了解,美國時間2012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做出反傾銷初裁決定,認定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稅率為 31.14%至249.96%,決定對該類產品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此裁決一出使整個國內光伏業界一片嘩然。
在5月24日的發布會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布了一份聲明。聲明中提到,美國此項裁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生產及對美出口情況,是不公正的。中方認為此次反傾銷調查中,中國應訴企業的權益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中國企業表示嚴重不滿
聲明中說,中國晶硅光伏電池在競爭中具有價格優勢,根本原因在于近年來光伏產業鏈在中國的集聚發展、中國光伏企業較高的管理水平、生產規模優勢及具有前瞻性的商業策略。中國企業沒有也無意通過低價競爭,包括出口傾銷,不合理地掠奪市場。中國企業之所以被美國商務部裁定出較高的傾銷幅度,主要原因在于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作的事實視而不見,采用歧視的“替代國”價格進行不公平比較,從而人為認定中國企業存在傾銷,并毫無根據地確定了中國企業的傾銷幅度。這種做法不符合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也凸顯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傾向。
聲明中還表示,為生產晶硅光伏電池,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對美出口也為美國下游產業(尤其是光伏發電安裝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如果美國政府最終對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實施貿易限制措施,對于全球光伏能源市場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對于美國尤其如此。
光伏企業成立促進聯盟 抱團應對美反傾銷初裁
在24日的發布會上,國內最大的四家光伏產品供應商,也是在此次反傾銷初裁中受影響最大的四家企業——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光伏發電促進聯盟(SEPA)”,旨在進一步維護全球光伏行業競爭秩序,推動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和品牌形象。
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苗連生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聯盟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在全球推動平價上網,價格要低,老百姓用得起。美國用戶將因此而增加電能消費的支出,原本1元錢可以買到的電能現在需要花1.3~1.4元,這是老百姓遭殃的問題。阿特斯陽光電力董事長瞿曉鏵則表示,中國的光伏企業應該坐下來探討行業共性的問題,例如如何建設品牌,如何長期發展,而不是短期行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與國內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已超過100家,處于產能嚴重過剩狀態。以各大券商公開的公司年報數據來參考,去年21家公司實現凈利潤約30.5億元,同比下滑逾32%。今年一季度,整個光伏行業銷售收入同比下滑1/3,凈利潤同比下滑99.74%。與此同時,除美國之外,歐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也在計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對我國光伏產業形成合圍之勢。業內人士指出,光伏產業急需組建一個行業組織,互相溝通,應對當前的不利環境,維護產業安全穩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