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上調出口關稅 限制對我國礦產品出口
印尼從5月6日起開始對該國出口的14種礦產加征出口關稅,中國相關企業和產品大受影響,已著手調整進口礦源。
據前瞻網獲悉,自5月6日起,印尼開始執行新的原礦出口限制令,將出口關稅上調20%,該政策出臺后引發國內外投資者對印尼礦業投資的擔憂情緒,此限制令雖然對我國進口紅土鎳礦和鋁土礦影響明顯,但是我國企業對此限制表示理解,并已著手調整進口礦源。日前在廣西南寧結束的“2012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上,來自東盟礦業領域的專家建議,我國企業在東盟礦業投資中應注重建立雙贏的投資模式,盡量回避類似的政策風險。
印尼限制令影響投資者信心
印尼從5月6日起開始對該國出口的包括鎳礦、鋁土礦、海砂等在內的14種礦產加征出口關稅,并計劃在2014年起完全禁止原礦出口。由于印尼是我國進口鋁土礦和紅土鎳礦的主要來源地,此限制令推高了國內相關金屬產品的價格,對中國相關企業和產品產生了影響,而且對一些在印尼有礦業投資的東盟國家也產生了影響。在“2012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上,來自東盟多個國家的礦業領域專家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馬來西亞礦業協會秘書長穆罕默德認為,印尼此項政策的出現引發了馬來西亞礦業投資者的擔憂。默罕默德表示,出臺這樣的政策,是希望本國的礦業資源利益最大化。這需要外國投資者去適應。但是這樣的礦業政策會使一些有投資意愿的企業遇到困難。事實上,2011年1月1日起,印尼中央政府就從地方政府手中收回了礦產資源的審批權,這使得新開礦申請辦理各種權證面臨新問題,而在過渡期的礦山也面臨換發新證的問題。這些舉措已經影響到了投資者的投資意愿。而2012年2月初,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發布一項部長級監管法令,確定從2014年其開始禁止包括鎳礦在內的金屬礦石出口。
印尼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姚子英認為,印尼此項礦業政策不是說不能再出口相關產品,而是要求企業在印尼投資設立精煉企業,再將精煉后的金屬出口,“所以中國應在印尼辦廠,精煉后再進口。”有專家表示,盡管印尼之前已經釋放出了相關政策訊號,但是該限制令出臺過于急促,并沒有給企業調整時間,“表現得過于強硬”。事實上,據前瞻網了解,到目前為止,印尼官方也沒有明確的成文規定各品種的具體稅率,包括鎳礦在內。根據印尼國內主流媒體的消息,印尼政府將在本周出臺具體稅率,并且給出各品種實行出口禁令的最后期限。一位在東南亞從事礦業投資的新疆企業表示,目前該企業在印尼的投資已經叫停,因為原有的投資證件是在2009年之后辦理的過渡期證件,原本要在今年換成正式的貿易許可證,“我們現在還在等待最后的確切消息,例如指導意見之類的政府說明。”
印尼出現“短暫禁令” 市場已無人報盤 出口停止
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要求出口商5月6日后要去貿易部登記并且要帶上礦業許可證和能源資源部的推薦證書;此外,能源資源部還要求出口商要提交清晰的建廠計劃,簽署誠信協議。但是從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上了解到的情況是,截至5月13日,印尼國內尚未有企業簽署誠信協議,能源資源部也沒有發出任何一張推薦書,但已經有超過150家公司前去咨詢過此事。目前,印尼國內市場已經基本沒有報盤,礦主們都在盡力爭取出口礦許可令。在沒有推薦書的情況下,印尼港口出現了“短暫禁令”——沒有任何船只載貨出港。據前瞻網了解,目前大約有30條、每條裝載4萬噸至5萬噸的鎳礦船已經離港返回,但是仍有30條、每條裝載1萬至3萬噸的鎳礦船還在印尼等待。有貿易商表示,印尼的一些鎳礦企業已經開始裁員。
中色礦業集團菲律賓公司總裁張俊清表示,印尼目前出口的煤礦和鎳礦比較多,這種政策的出臺,會使印尼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一些礦種的價格優勢。目前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菲律賓,尋求替代產地,從企業走出去的角度看,單純的貿易越來越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