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或效仿美國反傾銷 中國光伏業將再受重創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雙反調查,征收高額反傾銷稅讓中國光伏業本已凄慘的生存現狀更加嚴峻,近日,據傳歐洲國家也擬對中國光伏展開“雙反”訴訟。
據前瞻網獲悉,在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太陽能反傾銷初裁結果后,德國最大的太陽能組件制造商Solarw orld表示,公司計劃于今年年中在歐洲發起針對中國太陽能制造商的反傾銷訴訟。
此前,多位業內人士就表示,對于美國的雙方調查并不是很擔心,畢竟目前美國光伏市場容量有限,但如果歐洲也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那對中國光伏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或造成中國光伏業毀滅性打擊
據前瞻網了解,中國光伏產品80%出口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歐洲市場可謂中國光伏產業的命脈所在。相對而言,美國光伏市場不過是一個新興市場。“歐盟如果集體行動,會給中國光伏業帶來滅頂之災。德國是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如果這個市場出現問題,那是毀滅性的打擊。”泰岱光伏國際業務負責人田先生直言,“德國去年全年裝機容量在7~8WG左右,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而德國市場70%-80%的光伏產品是來自中國。
龍炎能源市場總監包鋼也表示,德國如實行雙反訴訟,其影響將遠大于美國的雙反調查。“如果歐盟也像美國一樣,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關稅,那么中國光伏產品就沒有價格優勢,很多企業可能會退出歐洲市場,轉而開拓新興市場,像非洲、東南亞、澳大利亞。”
不過,泰岱光伏的田先生指出,中國企業轉投國內或者新興市場并不現實。“沒有哪個地方有這么的市場容量支撐中國光伏企業的產量,更多的企業會面臨生存困難,甚至倒閉。同時,光伏行業是個高補貼行業,需要政府用財政支撐,新興市場比較難推廣。”
據前瞻網了解,國內前幾年提出“金太陽”計劃,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支持力度,開發像青海、甘肅、內蒙古一些項目,國內市場去年也只有2GW,在全球市場里面占不到10%。今年政策比去年好一些,不過估計最多也就占到15%。
德國或不會跟風美國
對于Solarw orld或在歐洲發起對華光伏訴訟,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這個訴訟不會在德國被通過。
亞洲光伏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曉東表示:“最后的結果我不敢妄加評論,但是從中美的實踐來看,德國不會完全跟風。德國會審慎評估國際國內形勢,美國的雙反已經從經濟上升到政治問題,呈現雙輸的結果。”
泰岱光伏的田先生也強調:“目前來講,它提出這個訴訟沒有廣泛的民意,因為德國的太陽能產業從業人員非常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南部和東部,這些區域都是現在的總理默克爾特別想爭取得到的票源。本來計劃在今年6月份,他們就要削減補貼,現在削減補貼的計劃也延遲了。”亞洲光伏協會建議中國企業聯合起來積極應訴,“無論是反補貼還是反傾銷,我們有大量的證據可以證明沒有存在傾銷和中國政府給予了過量的補貼問題。相反,德國或者美國給予這些企業的補貼要遠遠高于我們。從目前市場成本與銷售價格看,事實上也并不存在傾銷行為,事實勝于雄辯。”
陳曉東進一步建議,中國光伏企業應該意識到,我們原先擁有的優勢,像勞動力成本優勢,并不是可以終身依靠,還必須回歸到技術進步和創新。以更有含量的技術創新贏得市場。跟歐美企業競爭時刻要注意防范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政府應及時制定政策,幫助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有力競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