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貿易摩擦下半年將加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下半年,全球新興產業或因美歐等國對本國企業大力扶持,采取反補貼、反傾銷等政策,貿易摩擦會不斷加劇。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即將發布的研究報告均認為,“美歐等國將進一步挑戰新興經濟體的體制性障礙,并通過貿易救濟措施,強化對綠色、新能源產業和電子信息產品的貿易保護,因此貿易摩擦會不斷增加。”
世行報告認為,當前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產業新周期的競爭,各國在新興產業領域爭奪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貿易保護將使市場形勢更趨復雜。
最近,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全球貿易摩擦研究報告(2011)》稱,目前,國外對我國貿易摩擦涉案產品逐漸走向高端,對華貿易救濟調查肯定性裁決占比不斷加大;碳關稅的實施必將對我國的外貿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美大研究部主任李偉認為,中美之間產生貿易摩擦的領域有可能從傳統的低端制造業轉向更高端的制造業甚至戰略性新興產業。李偉表示,這種特征其實已經顯現,“美國勞工部每個月都要統計進口的指數,從中國進口的價格指數已經連續21個月上升,到今年2月已經上升5.1%,這一方面反映了包括要素成本上升對中國出口價格的正向拉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的上升,從這也可以判斷出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會延伸到更高端領域。”
上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匯改問題再次被美方提及;同時,中美間因知識產權、貿易逆差而頻頻上演的貿易摩擦,也作為主要議題進行討論。
近期,中美雙方在外貿方面的摩擦頻頻上演。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顯示,部分光伏企業80%的銷售收入來自出口,其中美國市場的份額占總出口額10%左右。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初裁為傾銷,將征收3.61%的反補貼稅。無奈之下,一些公司已停止光伏產品對美出口業務。
對于下半年全球新興產業貿易摩擦可能加劇的緣由,世行即將發布的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全球產業轉型的方向,可能醞釀著巨大的貿易機會;同時,因為這些產業的發展大多需要政府支持,因此反補貼、反傾銷的摩擦也會加劇,包括碳關稅的問題也會成為未來貿易爭端的重要引爆點。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近發布的一份知識產權報告涵蓋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現狀的詳盡調查結果,以及中國知識產權侵權和促進本土創新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并將矛頭直指風能、電信設備、軟件、汽車、民用飛機及其組件等中國新興產業。
“正是因為中國和有關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在不斷沿著價值鏈攀升,使得歐美等國感受到來自新興市場的威脅,于是紛紛將矛頭對準"外來"的新興產業。”一業內人士表示。
據商務部分析,本土性政策已經成為國外質疑中國補貼政策的關注點。與此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持續升溫。更讓人擔憂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原來只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現在已逐漸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系統性的綜合措施。
讓中國企業更為擔憂的是,據相關機構和專家預期,歐盟或步美國之后對我國新興產業制造貿易摩擦。機構的分析報告表示,從全球的市場情況來看,中國的全球光伏第一大應用市場還是歐洲。泉州一光電企業負責人稱,“泉州光電產品主要銷往歐盟地區,美國政策對我們影響有限,倘若歐洲對中國采取反傾銷制裁,后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發改委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短期內歐盟增加出口的方法一是貨幣貶值,二是貿易保護。據悉,歐元兌人民幣從去年就已開始貶值并持續看跌。
有專家表示,為了防止貿易摩擦,我國政府先關部門,應及早制定政策,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防止出口過度集中,同時,加強與進口國政府聯系,通過游說,打破原有利益平衡而影響其政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