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自行車歐盟市場再遇反補貼調查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近期歐盟或將對國產自行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自行車企業出口歐盟再次遇到障礙。
行業組織歐洲自行車制造商協會上月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一份申訴文件聲稱,中國政府向本國自行車廠家提供了大量從優惠貸款條件到優惠稅收待遇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部分相關企業要求歐盟委員會對上述所謂補貼行為啟動調查。專家認為,這將為歐盟同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帶來新跡象。根據歐盟規則,歐盟委員會必須在收到申訴45天內決定是否立案調查。
歐盟對華自行車實行反傾銷始于上世紀90年代,該措施自1993年實施,之后歷經4次復審調查并繼續征稅,期間,于2005年7月將反傾銷稅率由30.6%上調到48.5%。去年8月,歐盟方面向中方遞交相關通知,稱將對已征收18年的針對中國自行車的反傾銷稅再延長5年,即延長到2016年,該反傾銷措施原本于去年10月到期。
事實上,由于歐盟對中國自行車多年來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中國自行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逐年下降。有資料顯示,目前在美國和日本自行車市場占主導地位的中國,在價值50億歐元的歐盟自行車市場僅占據3.3%的份額。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累計出口自行車5572.2萬輛,同比下降4.2%;出口金額為29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出口歐盟整車僅為94.5萬輛,占出口自行車數量的比例約為1.7%。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副主任劉鵬旭此前表示,1993年以來,歐盟一直對中國自行車實行反傾銷措施,因此,中國對歐盟出口的自行車數量、市場份額都在下降,而價格在提升。從經濟數據上看,中國對歐盟自行車產業沒有威脅,他們對中國企業實施反傾銷是不公平的。在18年間,歐盟極力保護的自身自行車產業并沒有什么起色,他們所謂的產業傷害與中國自行車沒有因果關系。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也表示,盡管中國出口的自行車在當地市場的份額占比較低,但對中國企業的申訴一定程度上表明當地企業受到了中國企業競爭的壓力,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歐盟和中國之間貿易摩擦的新跡象,“美國總統于上月簽署的關于涉華反補貼調查合法化的法案對其他國家發出了很不好的暗示”。
宋泓建議,在此項調查還未正式開展之前,企業特別是行業協會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收集有關證據來進行駁斥。此外,政府應當積極溝通,并及時采取反制措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