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動干戈” 國內不銹鋼產業“中招”
國內不銹鋼產業遭遇美國貿易大棒
3月22日,美國再次對我國揮舞起貿易大棒,美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不銹鋼拉制水槽發起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這也是三天之內美國針對中國輸美產品發起的第五起貿易救濟案。
該案由美國Elkay公司代表美國內產業于3月1日提出立案申請,接受調查的具體產品為使用拉伸方法加工的不銹鋼水槽,這種產品是現代廚房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我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表示,據美方統計,2011年我國向美出口涉案產品金額約為1.18億美元。根據美國有關法律規定,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2012年4月16日前后做出本案損害調查的初裁。
3月19至20日,美國先后作出四次反傾銷或反補貼裁決,認定中國輸美鋼制車輪、太陽能電池、鍍鋅鋼絲及熒光增白劑存在傾銷或補貼行為。此外,近一個月內,美國先后對中國輸美木質臥室家具和鑄造焦炭發起反傾銷行政復審調查,以及反傾銷快速日落復審,并于2月28日正式成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明確表示將對別國不公平貿易做法加強調查。
繼商務部昨天開始對原產于歐盟、美國和日本的進口相紙產品征收16.2%-28.8%的反傾銷稅后,昨天,商務部再次發布兩起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甲苯二異氰酸酯和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間苯二酚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專家指出,基于美國的“再工業化”和大選年的政治利益考量,短期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升溫漸成趨勢。除了繼續表示反對外,我國企業亦要通過“借美制美”“繞道出口”等方式加強應對。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國友說,美國對中國制造采取“雙反”措施,固然會使生產同類商品的美國企業獲益,但使用這類商品的下游企業不一定贊同。因為中國商品較高的性價比,維持了這類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我們要善于和美國的下游用戶進行溝通,通過他們的游說,影響甚至改變美國貿易管理機構的裁決結果。”宋國友說。
此外,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宋泓建議,可以采用“繞道出口”的方式躲開貿易壁壘。比如,企業在東南亞國家設一個加工中心,將國內制造的商品送去簡單加工后,再出口至美國。或者,將部分產能轉移至當地,這也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一部分,也會大大減輕源于美國貿易壁壘的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