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農殘新標準出臺 茶葉出口壓力大
近日,日本政府出臺農殘新標準,將三唑磷在茶葉中的限量從0.05毫克/千克調整至0.01毫克/千克。對此,不少廈門茶葉界人士表示出了悲觀:由于廈門乃至福建烏龍茶出口至日本的量占比較重,此次相關標準的修改,對于各出口茶企的打擊頗為明顯。
現狀:
烏龍茶出口量大
日本政府近日將公布修訂三唑磷等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計劃這一消息,昨日得到了廈門茶葉協會秘書長陳志雄的證實。
“目前這一計劃還處于公共意見募集階段,但聽說已初步定下來,將于近日實施。”陳志雄說,“一旦這個標準出臺實施,對于廈門乃至福建的茶葉出口產業都將造成較大影響。”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福建口岸烏龍茶輸日量約9500噸,占總出口量75%.其中,通過廈門口岸出口至日本的烏龍茶,占到60%-70%.廈門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分析,按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規定,如有5%產品被檢出不合格,日方將全面禁止對此類產品的進口,“因此福建省烏龍茶面臨遭遇日本全面禁止進口的風險。”
據悉,除了日本的限量計劃從0.05毫克/千克調整至0.01毫克/千克,歐盟有關三唑磷的標準也頗為嚴格,為0.02毫克/千克。此前,福建省曾有多批次輸歐茶葉因三唑磷被通報。
影響:
茶企表示壓力很大
針對日本政府此舉,包括廈門在內的福建不少知名茶企均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蠻緊張的。”廈茶公司、八馬茶業等茶企表示,事實上,雖然他們的茶葉基地早已禁用三唑磷,但不能保證其他茶園的三唑磷是否會通過水、空氣從其他地方"傳染"到自己的基地。"眼下正是春茶采摘季節,我們會加緊檢測,力求不要出現超標情況。"
同時,這些茶企也感受到了來自日本市場的壓力。“日本此舉實屬貿易壁壘。我國三唑磷并未被禁用,水稻等農作物都還在用。因為日本不生產、不使用三唑磷,因此日本的茶葉界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應用這一指標排擠進口的產品。”陳志雄說,往后日本對中國出口的茶葉檢測標準將更高,即使是大型企業也可能不會像以前那么“好混”了。
此外,我市不少小茶企也表示壓力很大。“由于資金和技術問題,我們的茶園要改善條件肯定沒有那么快。"廈門某專做茶葉出口的企業表示,即使現在馬上進行用藥調整,要等到檢測不出農殘,也需要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兩年到三年。”
同時,也有人認為,這些國家所規定的農殘標準,往往是根據中國使用量比較大的、比較普遍的農藥,"所以即使重新研發,可能過不了多久又會遭到限制"。
國內為啥沒有檢測標準?
此前歐盟曾連續通報中國輸歐茶葉農殘超標,這一次,日本又將三唑磷的限量足足下調了5倍。但據省農業廳官網的信息表明,我國卻至今未出臺茶葉三唑磷農藥殘留量的監測標準。同樣的茶葉,給中國人喝,與給外國人喝,要求為啥總不一樣?
無論是歐盟,還是日本,其三番五次修改或提高檢測標準,出發點雖說有貿易壁壘的原因,但也是為了保護本國人民的健康。從這一方面來看,中國做的的確還不夠。在健康意識強化的當下,中國政府也應該提高各類監測標準,以保障國民健康利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