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技術壁壘壓力大增 中國輪胎出口將再現危機
在美國輪胎特保案對我國輪胎行業出口的傷害還未完全“愈合”之時,阿根廷又決定結束對我國產輪胎的反傾銷調查,并采取征稅的最終措施。上述措施于2011年6月22日起生效,有效期2年。
此外,歐盟委員會也于近日出臺了相關的輪胎標簽法規——EC1222/2009,自2012年11月1日起,要求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作為我國出口輪胎的重要市場,歐盟這一連串針對輪胎行業的法規的施行,將會對我國對歐盟的輪胎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其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且產能還在增長。一份由朗盛委托第一財經研究院進行的調研顯示:隨著世界輪胎制造中心向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轉移,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輪胎制造行業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增長的輪胎將往何處去?在這個號稱全球化的市場上,光靠單一的市場力量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歐盟新法現身
根據歐盟委員會近日出臺的輪胎標簽法規——EC1222/2009:自2012年11月1日起,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
現身標簽法覆蓋所有的車用輪胎。具體而言,這一法規對輪胎三大性能進行了標準化規定:燃油經濟性(即輪胎滾動阻力要求),潮濕路面抓地力等級,道路噪聲等級,根據不同的級別用黑色標簽來表示。歐盟委員會聲稱,實施新的輪胎標簽法可以實現到2020年歐洲能源消耗減少20%。
這是繼歐盟REACH法規對輪胎中使用的多環芳烴含量進行限制后的再次嚴格的設限。在環保節能的訴求下,輪胎標簽法對輪胎的制造工藝,尤其是高性能橡膠生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這卻是許多國內輪胎生產企業的軟肋。歐盟已成為我國出口輪胎的重要市場,以國內輪胎生產的重要基地江蘇為例,去年江蘇出口歐盟的輪胎占出口額的26.9%,位居國內第一位,而歐盟這一連串針對輪胎行業的法規的施行,將會對出口歐盟的輪胎造成極大影響。
近幾年來,綠色輪胎的概念一般消費者耳熟能詳,然而真正的綠色輪胎并不是一個忽悠消費者的概念。據近幾年才開始轉型研發環保橡膠產品的朗盛集團評估,'綠色輪胎'憑借其優于普通輪胎的更高的燃油效率,安全性能以及耐久性能,是輪胎行業中發展最迅猛的細分市場,有著約10%的全球年均增長率。慕尼黑科技大學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綠色輪胎的市場占有率將有可能提高至50%。
新的輪胎標簽法開辟的是一個巨大的細分市場,而缺乏新技術和工藝的產品卻無緣參與分一杯羹。據了解,朗盛集團是釹系順丁橡膠(Nd-PBR)和溶聚丁苯橡膠(SSBR)的主要供應商,這兩種產品均是生產綠色輪胎的關鍵成分。釹系順丁橡膠(Nd-PBR)主要用于生產綠色輪胎的胎面和胎側,其滾動阻力低于許多其他輪胎橡膠。此外,它還能減少輪胎磨損,因而在提高汽車安全性、延長輪胎使用壽命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溶聚丁苯橡膠(SSBR)主要用作綠色輪胎的胎面膠料,可降低滾動阻力,同時改善在濕滑路面的抓地性能。采用高性能橡膠制成的綠色輪胎可以降低5%-7%的汽車油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事實上,美國輪胎特保案是一樁針對中國豎立的政治壁壘。如果說應對類似的政治壁壘,國內企業協會尚可抗議、訴訟、打官司,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應對輪胎標簽法這樣的技術壁壘呢?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一,鼓勵企業收購外國企業、專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營銷網絡體系;二,密切跟蹤國外最新市場準入及技術標準的推出和實施進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規范,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三,實施品牌戰略,鼓勵和支持國內骨干企業重組與并購,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規模優勢的大型輪胎企業集團,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出口品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