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光伏案首輪談判破裂 中國光企面臨重稅考驗
而此時,距離歐盟發布初裁結果僅還有短短的15天。如果不能在歐初裁之前達成磋商一致,一旦開始征稅,那么即使此后能夠通過磋商方案,效果也已經大打折扣,中國光伏產業失去的市場將無法挽回。
“歐方未談就否決的態度,以及推進艱難的談判進程,讓我們感到巨大的壓力,非常著急”,機電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說,“我們關心的是能不能談成,能不能及時地談成,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不出現對中國產業造成嚴重影響的措施,使這個案件平穩地解決。”
業內人士指出,歐委會對華光伏設限似乎正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打著談判磋商的幌子,實際上在敷衍拖延,不斷試探中方底限。因為他們也清楚,中歐雙反若不能在有限的15天內達成一致,中國光伏產業就必將遭受滅頂之災。
另一方面,為了達到目的,歐方在調查中不斷挑戰WT O規則,也不顧歐盟產業的反對聲音。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我方曾在多次書面抗辯和聽證會指出,歐委會在申訴資格、抽樣、因果關系以及替代價等方面存在嚴重法律問題。然而歐委會始終沒有做出正面回應。“比如說,高額傾銷幅度是基于印度生產商提供的替代價,然而截至目前,中方在案件材料中沒有找到印度生產商替代價的答卷。歐委會負責人回復,該給的材料都給了,這絕不是事實。”
記者獲悉,目前,中國商務部正在歐洲與歐委會展開初裁前的最終磋商。此輪政府間的談判已經成為當前能否出現轉機的關鍵。
業內分析,作為歐盟中的最大經濟體和光伏“雙反案”的始作俑者,德國的立場至關重要。據外媒5月19日報道,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PhilippR sler)和德國工業界紛紛向歐盟委員會施壓,希望阻止歐盟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并稱歐盟此舉是“嚴重錯誤”。
此外,機電商會和歐盟談判的大門也未關上“機電商會將通過聯系人機制繼續和歐委會進行溝通,當然我們也希望溝通能夠得到積極的回應。”王貴清表示,機電商會還會向中國政府及時報告,請求從政府層面積極溝通。同時,也會聽取中國光伏企業的意見,做一些準備工作。
但即便如此,業內預期結果難以樂觀“此次雙反裁決的政治因素要大于經濟因素,歐盟已經就對華征稅達成共識了,除非出現重大變革,否則結果出現變化的概率很小。”某光伏行業協會人士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認為,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將實施制裁幾乎沒有懸念。他同時強調,歐盟“雙反”裁決一旦通過,中國也可能將進行反制“如果繼續下去,受損的只能是中歐雙方的貿易,讓彼此陷入貿易戰的僵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