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四面受敵 成貿易保護重災區
光伏行業已成為歐美貿易保護的重災區,今年,我國相關企業厄運不斷。在歐盟對華光伏產品的 “反傾銷”大棒落下不久,“反補貼”的大錘又被舉起。上月25日,名為EU ProSun的團體向歐洲監管部門提起申訴,指控中國光伏公司獲得非法補貼,要求歐盟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進口關稅。有了“反傾銷”的先例,歐盟此次“反補貼”申訴立案似乎也避無可避。
我企業駁非法補貼說
上月25日,由歐盟多家企業組成的名為EU ProSun的團體向歐洲監管部門提起申訴,指控中國光伏公司獲得非法補貼。EU ProSun主席米蘭·尼茨施克稱,中國的銀行給太陽能設備生產商提供低息貸款,而一旦借款商家無法還貸,中國政府可能會勾銷貸款、無限期延長還款期限,或者讓政府控制的其他實體來代還。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多數中國太陽能制造商早已破產。
對于EU ProSun提出的非法補貼之說,國內光伏企業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苗連生公開聲明,從未獲得政府的任何非法補貼。“2009年至2011年,英利的加權平均利率為6.3%—7.1%,與正常的市場水平一致。”苗連生稱。
“銀行的貸款也是為了獲利,向來非常謹慎,在對企業進行各方面的考核后,才會進行決策。尤其是上市公司每拿到一筆貸款,數額以及利率等在經審核的財務報表上都必須顯示,一旦獲得補貼很難不被察覺。”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反補貼立案在所難免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歐盟宣布反傾銷申訴立案調查后,中國政府代表團已迅速赴歐就光伏產業摩擦進行磋商,也取得較積極進展,但這并沒有讓中國光伏企業感到放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歐高層“磋商解決”等利好信號不會導致反傾銷調查中止,按歐盟的法律程序,反補貼立案也在所難免。
福能集團董事長劉佳勇坦言,根據歐盟的法律程序,將在45天內決定是否針對指控展開調查。如果發起調查,那么在之后的幾個月內,我國輸歐的太陽能產品將被征收臨時關稅,比反傾銷還要快。
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主任劉慧娟看來,對“歐方愿意磋商解決矛盾”的表態,要看與其實際行動是否一致,歐方所說的磋商是在案件調查基礎上進行的,案件調查不會自動停止。
事實上,從歐盟企業提出反傾銷申訴開始,機電商會就在組織企業和歐洲企業進行磋商,但迄今沒有實質性進展。專家認為,在中國與歐盟一些國家政府愿意通過磋商來尋求妥善處理光伏反傾銷調查案之際,反補貼調查的啟動為歐盟增加了談判砝碼。
光伏企業“四面受敵”
近期中國面臨的外部貿易環境異常嚴峻。
歐美對華貿易政策自今年以來一直在收緊,多項措施涉及政策和制度調整,沖擊強烈。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從今年5月至今,來自巴西、阿根廷、泰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案件超過30起。這已超過了去年前八個月新發起的案件總和。
作為各國爭先發展的光伏產業無疑成為重災區。先是美國對我國光伏產業實施“雙反”調查;隨后,歐盟正式宣布對華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如硅片等發起反傾銷調查;印度也于近日宣布收到業界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調查的申請;再加之歐盟對中國光伏反補貼調查申請,國內光伏企業可謂四面受敵。
歐盟目前是中國光伏企業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出貨量占到中國光伏企業的70%左右。業內人士表示,受此影響,今年國內一大片企業將要倒閉,包括規模企業,形勢十分險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