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業遭遇美歐雙反 成貿易保護重災區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日前就是否擴大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的征稅范圍提案舉行聽證會。一旦最終裁定,國內光伏產業將加速步入整合兼并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光伏企業開征最低稅率為31.18%的反傾銷稅。由于征稅范圍不包括由中國大陸以外進口的中國產品,美國俄勒岡8名國會議員以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有可能通過將電池片生產轉移到別的國家來逃避美國關稅為由,督促美商務部擴大對中國產太陽能產品的征稅范圍。
按照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今天舉行聽證會來判定美國生產商是否遭到中國低價太陽能產品的實質性傷害。
無獨有偶,歐洲光伏產業聯盟繼歐盟9月6日啟動對我國光伏反傾銷調查后,25日又一次向歐盟委員會提起了針對中國光伏公司的反補貼訴訟。德國柏林光伏研究院董事斯特凡·克勞特表示堅決反對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行為。
斯特凡·克勞特:反傾銷最終會導致太陽能發電變得更加昂貴,同其它能源相比競爭力會下降,我們需要更便宜的太陽能組件。
針對歐盟、美國的“雙反”調查,國內的大型光伏企業正在聯手積極應訴。中國光伏企業企業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要解決問題,還得從根源著手。
高紀凡:本質性的問題是大幅度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明年市場可能會達到10個Gw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這個是對光伏產業需求拉動是一個好事。但是這又可能造成頭腦發熱,又一窩蜂地再去增加產能。一定要對這個行業進行有效的整合、兼并、淘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