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協商不啟動光伏產業反傾銷
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次訪華給解決中德光伏分歧提供了一個契機。早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次訪華前,光伏業界就對中德兩國領導人在會談時談及光伏貿易壁壘問題甚至達成諒解充滿期待。如今看來,這樣的期待并未成鏡花水月。
中國與德國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光伏產業的有關問題,避免反傾銷,進而加強合作,這是解決貿易爭端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第二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的一個重要成果,對世界也會起到示范作用。在業內看來,這是中歐光伏爭端達成諒解的一個重要信號,歐盟“雙反”這一高懸在國內光伏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許不會落下。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7月,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一些歐盟企業向歐盟委員會正式提交了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申請。根據規定,歐盟須在9月6日前決定是否立案。據了解,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總金額約為204億美元,如果該反傾銷案件立案,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實際上,中德兩國光伏行業已經形成了優勢互補、相互依存的關系。2011年,中國從德國進口了7.64億美元的多晶硅材料和3.6億美元的銀漿原料,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產品占近五成。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曾表示,“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德國很多政府官員、業內人士都不希望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如我們上次去德國訪問時,德國環境部一位官員就不認同‘雙反’,只是希望中國市場要更透明。”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一位權威專家說。中德兩國光伏行業已經形成了優勢互補、相互依存的關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