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持續跳水 10周累計降幅135元/噸
電煤需求疲弱給煤價造成極大的壓力,隨著國家用電增幅持續回落,國內煤價已連續下跌達10周。進入盛夏的最大煤炭港城人頭攢動,不僅迎來眾多游客,更迎來了一群焦灼的“煤老板”和“電老板”。 7月9日、10日,連續兩天,秦皇島下起了暴雨,巨大的白煙從壓港成山的黑色煤堆上裊裊升起。
“截至目前,大約有10%的場存發生了自燃。”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師證實。一位來自浙江的貿易商甚至毫不諱言地稱,“再這樣下去,跳海的心都有了。”
“跳海”的心來自“跳水”的煤。7月1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再度刷新最低紀錄: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52元/噸,自5月9日以來連降10周,累計降幅135元/噸。
6月用電增速創歷史新低
造成煤價下行壓力最大的是電煤需求。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前5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增幅同比回落6.2個百分點,為近幾年較低水平,其中5月份當月用電量增長5.2%。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會長楊顯峰表示,“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6月份用電量增幅可能將繼續回落至3%左右。”
“這是自2005年以來,除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外,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最低的一個月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高級工程師薛靜稱,“南方地區的用電量急劇下降,上海是負增長,浙江幾乎是零。”
薛靜表示,盡管6月份的用電數據暫未公布,目前看來已經非常不樂觀,低于原來所預計的5%。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趨勢,她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偏高。另外,今年相對適宜的氣溫也是原因之一。
針對中電聯于今年年初做出的9—9.5%的全年電力消費增幅預測,薛靜回應稱,“個人判斷要下調1.5—2個百分點,降至8—8.5%左右。”
“從發電來看,今年最大的特點就是水火反轉。”薛靜介紹說,進入5月份,華中、華東火電量對全國負增長的貢獻極大。華東五省5月份發電量增長-1.3%,1—5月為12.7%;5月火電量增長-7.3%,1—5月為-1.6%。華中五省5月份發電量增長1.2%,1—5月為2.2%;5月火電量增長-24.5%,1—5月為-1.6%。而三峽電站5月份跨區送電同比增長79%,送江蘇、廣東電量分別增長331%和142%。
秦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部長范廣志稱,“在不久前的一個會議上,南方某電廠領導說:‘現在下雨下的是煤’,我說是‘火電廠的眼淚’。”
大唐集團湖南分公司燃料管理中心副主任段澤科表示,1—3月的扭虧形勢在4月突然反轉。“由于火電發電量大幅下降,公司開始增虧。下屬一家火電廠一個月才發了3天電,另一家在當地政府的強烈要求下發了7天。”
薛靜表示,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將比去年略有下降,“新增8500萬千瓦左右,上年9040萬千瓦。”其中水電新增2000萬千瓦,超出上年1224萬千瓦1/3還多。2012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將至11.4億千瓦左右。“大概在第三季度超過10億千瓦,裝機規模成為世界第一。”
全國煤價仍有下跌空間
自7月11日至今,秦皇島港煤炭價格連漲三天,市場預期似乎突然“反轉”。王云說: “從實際成交價格來看,5500大卡的動力煤市場價格已不是之前600—610元/噸的‘割肉價’,沒有620—630元基本買不著。”
但是薛靜認為,全國煤價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與年初相比,煤炭出廠價格的降幅遠小于市場價格的降幅,并且出廠價格下跌幅度分地區是不均衡的,中西部地區的跌幅明顯不如東部大。”
“顯然,煤炭市場價格大幅走低的主要因素是中間環節、運價和東部煤炭重點港口市場信息被放大。”薛靜據此認為,下一步,跌勢將由東部沿海逐漸傳導到中西部煤炭產地,帶動全國煤價繼續下行,但東部煤炭價格已經基本見底。
花旗環球銀行大中華聯席主席朱勇預測,秦皇島煤價目前正在加速下跌區,但離底部已經不遠。從紐卡斯爾港在上海和廣州的離岸價格來看,秦皇島離岸價達到630元/噸左右就會見底。“那時進口煤的價格優勢有望消失,北方港口的煤炭吞吐量有望回升。”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7月8日,國際煤價已經保持三周小幅上漲。有相關分析師稱,按照煤價和運費計算,從澳大利亞運抵國內的煤價為760元/噸,已高于秦皇島運抵廣州港的煤價730元/噸。
但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耿志成表示,雖有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短時間內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卻不會改變近期煤炭價格下滑的大趨勢。并且,支撐國內煤炭價格反轉的支點目前“無跡可尋”。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政府不會再復制2009年的“救市”路徑。“不可能再有4萬億,也沒有所謂的2.0版。明年3月以前,對房地產的調控絕不會有絲毫放松。”
薛靜也稱,有別于上次的金融危機,“當初我們大致能分析出到底是哪個行業和哪個地區會把用電量拉起來。但從目前來看,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面對近日市場漸起的“抄底”心態,神華銷售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斌義僅扔下一句“我真的不知道”,就頭也不回地匆匆離去。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四季度說用煤旺季,再加上宏觀企穩以及對明年增長的預期,也不必過度悲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