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產能雙重施壓 甲醇價格6月份跳水
受煤炭價格不斷下跌及產能嚴重過剩影響,國內甲醇市場價格在6月份急轉直下,甚至出現高臺跳水。對于甲醇市場下半年的走勢,業內普遍認為,雖然需求將有所放大,但甲醇價格中樞會整體下移,反彈行情需到年末方能展開。
成本支撐乏力
此前運行平穩的甲醇市場,近期忽然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原料價格下降使其失去成本支撐。
國際方面,伊朗核危機的緩和,減輕了此前人們對石油供應的擔憂。加之美國石油產量今年上半年的大幅增長、歐佩克增產保供,以及歐美經濟低迷對油氣資源需求的減少,使得國際石油短期供大于求,價格走低,降低了國際以油田伴生氣和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企業生產成本,打壓國際甲醇價格下行。
國內方面,受經濟增長放緩、結構調整、煤炭產能過剩、進口激增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供需失衡,價格自5月以來加速下跌。目前,無煙煤和化工用煙煤噸價普遍較4月份下跌60~80元,相應降低煤頭甲醇生產成本150~180元,引發甲醇價格急跌。由于世界經濟下半年沒有明顯復蘇跡象,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將減少對煤炭的需求,使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更為明顯,打壓煤炭價格繼續走低,誘發甲醇價格后期繼續下跌或低位運行。
產能嚴重過剩
煤炭價格走低只是甲醇價格下挫的誘因之一,產能井噴式增長所導致的供需失衡,才是甲醇市場低迷的根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2005年,我國甲醇產能僅720萬噸,2011年增至4654萬噸,年均增長49.67%。今年還將有550萬噸甲醇投產,產能將達5200萬噸,是2005年的7.2倍。但在產能激增的同時,國內甲醇消費量并未同步增長。甲醇表觀消費量增速低于產能增速15個百分點。即便沒有進口甲醇沖擊,按行業平均開工率90%計算,我國甲醇產能也已經過剩近1/3。如果算上進口則過剩近50%。如此巨大的過剩產能,好比懸掛在甲醇市場的一把利劍,只要甲醇價格上漲到大多數企業的成本線以上,產量就會驟然增加,價格急轉直下。
由于今年550萬噸新增產能大多是甲醇制烯烴先期項目,在烯烴項目建成前,這些甲醇將作為商品甲醇進入市場銷售,會加劇甲醇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壓甲醇價格走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