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普遍下降 電荒仍將持續
電荒仍將持續
天氣越來越炎熱,各地用地量隨著攀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雖然今年煤炭價格處于相對低點,供應也比較充足,但電力部門預計,今年的“電荒”現象仍會存在,并且缺口不低于去年。專家認為,目前火電受利潤較低影響,裝機容量增加緩慢,緩解每年的“電荒”仍需改革“市場煤、計劃電”的資源定價機制。
煤炭價格普遍下降 預計后期有所反彈
今年3月份之前沿海各港口的煤炭庫存普遍出現高位,價格也隨之下跌。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去年11月下旬秦皇島到港山西發熱量5000大卡煤的價格約為740元/噸,但到三月初的價格只有665元/噸。
就連銷路一直很好的山東兗州等地區的煤炭價格也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調。今年以來,兗礦集團推出了精煤下降20元/噸、混煤、洗煤下調10元/噸的價格優惠政策;棗礦集團市場混煤價格下調70元-100元/噸,精煤現匯優惠幅度由60元/噸增加到80元/噸。
“煤價確實下降了,去年同期每噸標準煤的價格都超過了1000元,今年只有950元左右,這50塊錢就是很大的幅度。”華能德州電廠廠長助理王維海說。
3月份以來煤炭價格有所回調,4月18日至24日環渤海地區港口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為787元/噸,比3月初上漲約15元。
山東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王立亭認為,主要原因是受大秦線檢修的影響,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反應沿海地區煤炭市場走勢的先行性指標——煤炭海運費自3月下旬以來出現持續回落。
供需升降反差大致供大于求
對于煤炭價格的下降,大多業內人士認為,在需求方面受經濟增速下滑影響煤炭需求增速在下降,而供給方面國內煤炭產量繼續增加,加上國外低價煤炭沖擊,導致供給相對寬松。
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受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國內宏觀經濟也開始回落。另外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遏制房地產增長的舉措。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導致鋼鐵、電力、水泥等行業產業下滑明顯,增幅放緩,由此導致煤炭需求放緩,煤炭產業增速隨之回落。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8.1%,增速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電力用煤方面,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9個百分點,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4.3個百分點。一季度重點發電企業日均耗煤同比增長7.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
另一用煤、用電大戶鋼鐵行業,市場整體不振,生產低速增長,企業持續虧損,導致精煤銷售和價格持續下滑。今年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只有2.5%,增速回落6.2個百分點。
雖然需求增速下降,但煤炭供給量卻仍增加明顯,一季度全國煤炭產量累計完成8.38億噸,同比增長5.8%。
進口煤炭大量涌入也沖擊國內市場。據了解,受需求不振影響,國際煤炭價格自2月份以來不斷下滑,青島港進口澳大利亞煉焦煤到岸價目前已比去年同期的高點下降了40%左右。“國際煤價的下滑促進了我國煤炭進口,一季度累計凈進口5853萬噸,同比增長82.4%”王立亭介紹說。
裝機容量限制“電荒”或仍繼續
煤炭價格的相對低點及供應的寬松,給電廠增加庫存創造了條件。但是,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需仍將存在較大缺口,整體電力供應偏緊的局面仍沒有明顯改觀。
據山東煤炭工業局介紹,截至3月末,山東省內統調電廠電煤庫存高達930萬噸,同比增加210萬噸,增長29.2%,可維持26.4天用煤量。
雖然煤炭供應充足,但對于今年的用電形勢,電力部門的預計并不樂觀。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預計,1至4月份,山東全省電力供需基本平衡。從5月份開始將出現電力供應缺口,夏季最大缺口約300萬千瓦,冬季最大缺口約500萬千瓦。
而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報告,后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仍然總體偏緊,二季度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1000至2000萬千瓦,迎峰度夏期間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如遇大范圍持續炎熱天氣等不確定因素疊加,最大缺口可能擴大到4000萬千瓦。
為何會出現煤炭充足,但電力供應仍顯緊張的局面,大多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電廠的裝機容量增加相對緩慢,由于盈利不足其發電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在用電高峰期仍會出現電力供應局面。
中電聯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增發電生產能力92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456萬千瓦,主要是火電比上年同期減少352萬千瓦。報告指出,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和完成投資繼續明顯減少,水電發電量負增長;火電企業到場煤價同比上漲、貸款利率維持高位對企業效益影響突出,火電企業經營仍然困難。
“煤炭是很寬松,但由于電價相對成本依然偏低的原因,許多電廠不愿意再多增加投資。”王維海說。
一些電廠表示,在夏季用電高峰來臨之前,煤價有反彈的趨勢,屆時電廠的成本將開始增加。在煤電價格體制改革中,煤炭價格基本上體現了市場供需變化,而電力價格的行政化較為嚴重,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國家應盡快尋找其中的平衡點,才能有效緩解“電荒”危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