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紡織品價格先抑后揚
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市場交易清淡,價格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主要紡織產品如純棉、滌棉以及人棉產品行情,與2011年四季度環比價格下降不明顯,但與2011年一季度同比價格仍有較大幅度下降。
鑒于今年元月和2月放假天數較多(受市場不濟影響放假天數普遍比往年增多),因此春節前后一個來月時間段內,產品產量的減少恰遇用戶備貨、補庫增加,使得紡織產品行情出現了一個小高峰。但是隨著節后生產經營各環節陸續恢復正常,紡織產品供應逐步充足,價格又開始出現回落。
3月1日國家發布《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明確了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為20400元/噸,比上年度提高600元/噸,漲幅3%。不過,這個利好政策的發布并沒有引發國內紡織市場的明顯震動,業內反應平平,紡織產品行情只在預案剛發布的頭幾天止滑觀望,但很快這個利好消息帶來的反彈苗頭就被訂單不足的現實所淹沒,行情依然接著下滑。
2012年一季度首尾價格相比,除了棉花和純棉紗價格分別提高了320元/噸和200元/噸、幅度為1.67%和0.78%之外,其他產品價格或持平或下跌。首先是滌綸短纖季末價格下降最顯著,比季首下降了400元/噸,降幅3.42%。其他如粘膠短纖價格下降了100元/噸,降幅0.63%;人棉紗價格下降了200元/噸,降幅1.0%;人棉布和滌棉布價格同幅下降了0.1元/米,降幅1.82%;滌棉紗價格下降了100元/噸;而純棉布價格基本與季度初期持平。
一季度紡織產品價格沒有大幅漲跌,相對較為平穩,這種情況在近年來也算少有,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紡織企業及紡織品經銷商的生產經營風險,這主要歸功于國家棉花收儲政策的調控。
只有穩定的價格而缺乏交易量支撐,帶不來興盛的市場,尤其是外銷訂單極大萎縮,更加重了國內紡織行業一季度的蕭條。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2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312.29億美元,同比下降2.56%,增速比1月份繼續回落0.42%。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119.39億美元,同比下降2.56%,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92.90億美元,同比下降2.52%。從環比數據來看,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97.12億美元,較1月份環比陡降54.87%,單月出口金額首次跌入100億美元之內,創近兩年多以來新低。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42.64億美元,環比下降44.45%;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54.48億美元,環比下降60.64%。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