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惜售待漲推升玉米價格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當前東北、黃淮等玉米主產區,農民手中剩余的糧食有限,惜售待漲的心理非常普遍。有農民表示,等到六七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應該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在這一背景下,近期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僅在3月份,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每噸就上漲了100至120元,河南、山東等地也上漲了60至80元,并創下了2011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玉米成為國內進口增幅最大的糧食品種。雖然通過進口可以抹平供需的缺口,但玉米價格的調控難度也隨之越來越大。
搶購繼續推升玉米價格
種糧大戶陳鵬反映,現在每天幾乎都有三四撥收玉米的糧販子上門詢價。
事實上,隨著深加工、飼料企業需求轉暖,類似的搶糧情景正在黃淮、東北等多個主產區上演。
天津市寶坻區某玉米加工企業負責人劉春永表示,由于市場需求較大,春節過后加工企業和貿易商紛紛入市收購玉米,玉米價格被持續推高。“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是1.08~1.12元/斤,現在已漲到1.18元/斤。”
“越是漲價我們越是不賣,糧販子就會更加著急。”陳鵬表示,即使糧販子三番五次主動上門,但他上萬斤的玉米存貨仍不急于出手,“秋收時0.96元/斤的玉米,估計不久就會漲到1.2元/斤。”
劉春永也表示,按照往年收購經驗,年內的玉米價格高點將會在麥收后出現,即6月~7月,到時收購均價很可能超過1.2元/斤。
加工企業開工率回升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我國玉米總產量19175萬噸,比去年增加1450萬噸,增長8.2%。然而,這些數字恐難彌補國內需求的增速。
有業內人士比較樂觀,認為今年玉米供應可能相對寬松。劉春永表示,前期無論是貿易商還是加工企業都不敢貿然入市,而是選擇觀望。但貿易商隨后發現,市場供應好像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春節后隨著深加工、飼料企業開工率的上升,需求迅速回暖,玉米市場開始出現購銷兩旺、價格上漲的態勢。
大連玉米貿易商夏慶輝表示,盡管東北玉米輸出數量減少,但當地飼料企業和大型糧食貿易商需求較為強勁。受此影響,部分農民雖然因面臨春耕備耕而需要資金投入,但依然較為惜售。
據了解,與外運數量相比,東北當地深加工企業消耗的玉米數量更多。孫光梅認為,近期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上漲與深加工企業的采購關系密切。
目前山東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已回升至60%左右,而東北地區加工企業受原料緊張因素影響,開工率僅在四成到五成。
供需缺口增加調控難度
近期,劉春永的企業收購了20萬斤玉米,主要供應北京、天津市場。“在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加工企業手中肯定要有糧才能有操作的余地,否則不管價格是向上還是向下我們都沒有主動權。”
正因為如此,春節過后玉米市場迅速活躍,收購主體紛紛介入,成交量和價格交替上升。
據悉,為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當前東北深加工企業普遍備有3個月左右所需的庫存,部分企業還會進一步提高庫存,從而會繼續支撐產區玉米市場價格。
據監測,本周黃淮地區玉米收購價繼續維持高位。其中山東地區主流收購價格為1.17~1.22元/斤,河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區間在1.10~1.145元/斤,河北地區加工廠玉米收購價格區間在1.10~1.185元/斤。
數據顯示,國內現貨玉米價格從1月4日的2206元/噸上漲到3月22日的2392元/噸,一季度內上漲幅度高達8.25%。
與此同時,供需缺口的繼續拉大,使國內企業開始通過進口來抹平。其中,玉米成為3月進口增幅最大的糧食作物,預計有望打破今年1月進口75.1萬噸的歷史紀錄而創下新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