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全面下滑
日前,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會議上表示,1-2月我國有色金屬交易價格普遍下降,有色金屬行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淘汰厄運。
據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2011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3438萬噸,同比增長9.8%。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銷售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35.5%;實現利潤2489億元,同比增長51.6%。進出口總額超過1600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際市場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深度回調,陳全訓認為,造成價格下滑的原因并非由供需面惡化造成的,而是受歐債危機產生的金融動蕩影響。
針對2012年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情況,陳全訓認為,今年有色金屬的價格要比去年整體回調,全球有色金屬行業有以下幾個特點。資源金融化趨勢明顯;礦產資源國際化開發成為主流,發達國家有色金屬跨國公司,把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向具有資源優勢的國家和地區;控制優勢資源的競爭加劇,尤其是嘉能公司與超達公司的兼并對主要金屬原料供應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此外,發達國家憑借著資金和技術優勢依然占據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后發優勢顯現,以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發展體,呈現出后勁十足的局勢。
針對今年1-2月份稀有金屬價格普遍偏低的行情,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賈明星認為,從今年1-2月份稀有金屬的價格來看,鉛、鋁、鋅等下降明顯,與去年相比下降了37.4%,而但從效益來看,今年1-2月份共計33.8億元,同比下降了35.6%。整體行業雖有下滑,但相對并未達到新低。針對國內有色金屬企業,他指出,由于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加之行業不景氣,今年將是中小企被兼并與重組的動蕩年。同時迫于國內對節能環保要求的壓力,有色金屬整個行業結構將面臨重新升級的局面。而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和價格回落兩方面。
針對當前國內有色金屬工業所處環境,陳全訓指出,由于長期結構性矛盾和宏觀經濟壓力疊加,當前產業運行中依然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主要表現在,資源保障能力不足問題更加嚴峻,企業經濟效益受有色金屬價格變動影響較大,重金屬污染事件時有發生,產業“轉而不移”等問題,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得到全面落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