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價格跳水 企業瀕臨絕境
出口市場遭遇雙反壓力,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國內多晶硅企業紛紛倒閉。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由于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持續下跌至谷底的20萬元~23萬元/噸,國內40多家多晶硅企業,除6~7家上市公司外,均已陷入全面停產狀態。
業內人士表示,需求決定市場,多晶硅價格的急速下跌關鍵在于下游市場需求的低迷。并且,成本高導致的高價格也使得國內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國內的多晶硅行業需要一個徹徹底底的整合,使得以前以投機為目的企業退出市場,從而降低產能。
八成多晶硅企業逼近停產
日前有消息稱,四川作為國內多晶硅最集中的產地,自多晶硅價格去年下半年驟跌以來,工信部首批通過行業準入審查的6家多晶硅企業中多數已停產,僅2家企業勉強求生。
對此,工信部召集數家多晶硅企業代表座談,商談目前的市場形勢及政策。多晶硅行業慘淡,部分上市公司業績也下跌,前兩年投資的項目如今陷入尷尬境地。
四川一個多晶硅企業負責人表示,全國的情況和四川相同,目前八成企業已近停產,即便開的更多基本上都是半開半停狀態。目前,四川境內的多晶硅企業只有永祥和瑞能在維持生產,瑞能則是自用。對于化工企業來說,停產意味著很大的損失,然而即使這樣,企業也愿意停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隨著多晶硅等產品價格下跌,有關公司開始大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拓日新能2011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總金額5437.4萬元,公司2011年虧損1.39億元。光電股份等公司也都加大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雖然近期多晶硅價格略有回升,但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價格未來會回升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平衡實現時間的長短,但是價格總體下行,技術含量提升,生產成本不斷降低,應用量不斷提升,這是新興產業必然的曲線,會反彈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要下去。
供給大于需求為倒閉主因
近年,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甚至一度突破500美元/公斤,這也讓很多企業將其視為掘金之地,蜂擁而至。然而好景不長,金融危機后價格便急速暴跌至20~30美元/公斤,這讓下游廠商措手不及。
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崔榮強分析稱,需求決定市場,多晶硅價格的急速下跌關鍵在于下游市場需求的低迷。進入2011年以來,由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加上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紛紛削減對太陽能的補貼,使得歐洲的光伏需求大幅萎縮,多晶硅的市場需求出現連續性的下滑。
而在需求下降的同時,國內多晶硅企業的產能卻在不斷擴大。據估計,2011年全球多晶硅的總產能將達32萬噸以上,而市場需求則不足20萬噸。產能大幅過剩,制約著多晶硅的價格。
隨著供給大于需求,至今年多晶硅價格一路跌至30美元/公斤以下,觸破中國大多數多晶硅企業成本底線,國內企業的成本遠遠高于海外企業,缺乏競爭力也是倒閉的主要因素。
一位光伏行業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光伏行業低迷,包括美國瓦克、MEMC,韓國OCI等大廠均低價或以虧本價格向中國出售多晶硅,它們的報價都在21-22美元/公斤左右,國內企業的成本多在35美元/公斤以上,根本沒有競爭力,國內中小規模的企業勢必將漸漸被淘汰。
整合淘汰落后企業降低產能
多晶硅行業的規模效益相當明顯,大規模生產能夠有效降低多晶硅的生產成本,而且更便于企業統一產品的質量。業界普遍認為,國內的多晶硅行業需要一個徹徹底底的整合,使得以前以投機為目的,同時沒有呈現規模的企業退出市場,從而導致國內多晶硅企業產能有一定的降低。
近日公布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亦提出,到2015年,多晶硅領先企業達到5萬噸級,骨干企業達到萬噸級水平;太陽能電池領先企業達到5GW級,骨干企業達到GW級水平。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月海表示,產業規模化的發展目標,是產業的發展方向,大型企業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產品質量、技術創新能力等各方面優勢,可使得當前產業無序化的市場競爭向規范化發展。對于龍頭光伏企業來說,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將帶來利好,產能規模的擴大也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有分析人士判斷,短期內國企不會進入多晶硅領域,他們更多的還是從中下游往上游發展。預計每個省都會有1~2家受當地政府保護的企業,綜合考慮,多晶硅企業至少還會有10家保存下來。
崔榮強認為,產業集中有利有弊,對于多晶硅產業來說,其規模效應十分明顯,大規模生產能夠有效降低多晶硅的生產成本,推動多晶硅價格的下跌,并且能夠更好地保證多晶硅的質量和品質。對下游廠商而言,規模效應帶來的價格下跌顯然是一大利好。一旦多晶硅行業集中度過高,光伏組件企業將可能喪失話語權,多晶硅采購價格也將有所提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