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短期內將維持高位
近期,伊朗形勢依然嚴峻,這對于投機原油的投資者來說,卻成為了難得的機會。
上周四(2月23日),以歐元計價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盤中上升至紀錄新高93.60歐元/桶,超過了2008年7月3日的93.46歐元/桶紀錄高點。
不過,與此同時,以美元計價的WTI原油期貨價格的表現,并不像布倫特原油那般搶眼,WTI油價2月23日的盤中價格僅創下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9個月新高。
事實上,從去年5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基本處于盤整之中。直到進入今年2月,行情才開始出現單邊上揚。
歐洲禁運伊朗石油助推油價
布倫特原油上漲的直接原因,就是伊朗的地緣政治危機。在1月初,歐盟就宣布將對伊朗實施制裁,禁止其原油出口到歐盟國家。美國方面也表態,將支持歐洲禁運伊朗石油的提議。不過,由于伊朗出口到歐盟的石油量大約只有每日50萬桶,即使歐盟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供應所受影響實際也不會太大。當時布倫特油價并未出現飆升,1月25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甚至下跌至月內低點109美元/桶左右。
直到1月底,聯合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對伊朗進行訪問開始,市場似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
從2月初開始,布倫特油價進入上漲通道。2月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4月合約收盤價111.21美元/桶,2月24日則以125.47美元/桶的高位收盤,漲幅約13%。
隨后,國際原子能機構試圖進入伊朗帕爾欽軍事基地進行檢查,那里被懷疑存在核活動,但伊朗拒絕了此請求。至此,原本就緊張的海灣形勢進一步緊張,市場開始擔心戰爭爆發的可能性。
市場的擔憂并非完全沒有道理,歷史的硝煙并未散盡。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原油價格從3美元/桶暴漲至10.7美元/桶。1978年,當時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政局巨變,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從13美元/桶猛漲至34美元/桶。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引發西方經濟全面衰退。
雖然伊朗向歐盟出口的石油量并不大,但是,伊朗有中東的重要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一旦戰爭爆發,伊朗如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對全球石油的供應產生重大影響。
德意志銀行在不久前的報告中稱,目前全球石油供應存在的潛在威脅,是自30年前發生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以來最為嚴重的――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話。
實際上伊朗官方對此曾有過表態。伊朗駐法國大使亞哈尼不久前表示:“伊朗無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雖然伊朗議員及革命衛隊的一些成員曾一再威脅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亞哈尼表示,伊朗無意支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做法,這是伊朗的官方立場。
基金瘋炒
但如果將眼光撤離歐洲,我們會發現另一番景象。有分析人士日前指出,短期內而言,全球石油市場將面臨供應過剩,而不是不足。盡管海灣地區,或者全球其他任何“熱點地區”可能有麻煩,但考慮到新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油市供應不會出現緊張。
從美國的情況看,供需形勢確實并不太樂觀。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63萬桶至3.4071億桶,增量超過了此前預計的50萬桶。
“我認為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基金的瘋狂炒作。”業內人士鄭若金說,“但在伊朗局勢未完全明朗之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還將導致國際油價在短期內維持強勢格局。”
據前瞻資訊石油化工行業研究員分析,油價在本周一出現了高位回落,主要因為多頭獲利回吐。過去一段時間,投機機構利用中東局勢緊張大舉增持,目前有部分獲利了結跡象。但僅憑此難以斷定油價就此中止漲勢,因為伊朗問題并沒有解決,敘利亞依然處于動蕩之中。
截至北京時間昨日23∶23,WTI原油4月合約報價108.19美元/桶,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35美元/桶,跌幅0.31%。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至123.38美元/桶,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跌,跌幅0.64%。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