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光纜陷入惡性競爭
與十年前的價格相比,每芯公里光纖從之前的1800元下降到六七十元,下降幅度之大超出人們所料。60~70元的價格,對于大多數線纜廠商來說已經難以維持利潤,危及存亡。然而,比這更嚴重的是,線纜的質量也嚴重下滑。顯然,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誠信,同時更威脅網絡安全。
供求決定價格
回想2001年,當時是我國光纖需求最緊俏的時候,光纖價格也因供求不平衡達到史上最高峰。當然,巨大的利潤也引發了無度的擴張,當時我國線纜廠商一度達到200家,比現在還多,產能過剩已成定局,隨后,一場互聯網泡沫破滅所引發的光通信危機讓大部分企業的發財夢破滅。
2003年,光通信市場復蘇,但光纖價格卻如同今天的股市一般一蹶不振。2009年,3G牌照發放引發光纖需求猛增,當年光纖短缺1000萬芯公里,光纖價格回升至90元。然而,如歷史重演,2010年光纖產能過剩,光纖集采價格跌至65元。雖然今天我國光纖需求接近一億芯公里,但總體產量仍然大于需求,產能過剩必然出現。
“產能過剩導致了今天光纖產業的極度不穩定。”林中如是總結。
集采上演質量問題
如果說企業自身的無序發展導致了價格跳水,那么質量問題又是何時產生?
“多場的質檢來看,大部分國內廠商的產品質量不合格,今年運營商的抽檢反映了多次的質量問題。”一位地方運營商人士對于我國光纜質量表示擔憂。
中天科技副總薛馳表示:“一些廠商惡意低于成本報價獲取訂單,然后偷工減料生產,從中獲取利潤。質量必然不過關。”這種現象被業內認為是混亂根源。
同時,運營商在集采時不注重質量檢測,導致低質量光纜有機可乘,極大程度上縱容了質量下滑。對此,上述地方運營商人士表示:“目前光纜需求量非常大,廠商很容易檢測時采用替代品蒙混過關。”對此,林中認為,只有運營商加強抽檢,并進行第三方檢測,嚴懲質量不合格廠商,質量問題將逐步解決。
原武漢郵科院總工程師毛謙也表示:“只有運營商加強質量檢測,產業鏈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企業六國論
“低質低價的狀況在國外雖有發生,但很快就會得到遏制”,線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仲麒認為,“首先低于成本報價違反招標法,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國外行業協會有權利約束企業行為,協調產品價格。但國內違法報價的行為國家不管,行業協會對于企業沒有約束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線纜部主任劉洪峰表示:“此類現象其實是行業競爭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我國主流線纜廠商很難聯合一致來控制產業發展。”(注:烽火、長飛、中天、亨通、富通光纖產量超過國內總產量80%)
他認為,幾大廠商產量相當、實力相近、利益一致,形勢如同戰國時期六國,雖有蘇秦合縱,但“凡勢均力敵之聯軍,罕有成功者”,利益沖突導致聯盟難有作為。
前瞻產業研究院表示,低價低質就如同一個漩渦,國內廠商在這種不正常競爭中已漸漸接近漩渦的中心。當然,廠商也在試圖力挽狂瀾:中天、富通都在成立大型質檢中心,并對外開放,以保證穩定產品質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