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大漲 多行業面臨成本壓力
國際油價于近日大幅攀升,新一輪價格上漲將波及國內多個產業,眾多企業面臨成本壓力。
化工、交通等產業承壓
國際油價大漲,受到最直接影響的自然是國內的原油結算價與成品油零售價。其中,前者目前已和國際完全接軌,后者則仍由發改委負責調整。
預計,3月份國內大慶原油結算價(含稅)6058元/噸,較前月結算價漲193元/噸;截至外盤2月20日,本輪計價期新加坡航空煤油均價129.452美元/桶,預計3月新加坡航空煤油進口到岸完稅價7707元/噸,較上月價格漲198元/噸。與此同時,中石油、中石化出廠價也將相應上調。
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截至2月20日三地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20.887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14.626美元,較2月7日基準價上漲2.30%。而調價的必要條件是三地原油變化率突破4%。
此前的2月8日,發改委已上調過一次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漲幅均為300元/噸。業內人士指出,短期再調價的可能性很小。從慣例來看,全國兩會期間很少調價。
由于石油不僅是能源品,更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高油價對其他行業的抑制作用也十分明顯。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秀成就指出,油價上漲對很多下游產業都會帶來深遠影響,對交通運輸、農業、化工等都意味著成本增加。
其中,公交、航空、航運、物流等交通運輸領域的子行業由于成本直接與油價掛鉤,未來一旦國際油價漲至國內成品油調價紅線繼而兌現調價,則很快將面臨成本再度上升。不過,成品油價與運價聯動機制則將保證相關行業向客戶轉嫁高油價成本。
以原油為代表的資源價格不斷上漲,考驗著石油化工行業的營運能力,但需求因素才是最終決定子行業景氣能否延續的關鍵。由于市場狀況不同,具體產品的價格上漲幅度也會出現差異,需求強勁、供應偏緊的產品價格上漲較快,反之則會承壓。
另一方面,市場供應的不足也推動了部分化工品價格持續攀升。
石油裝備、替代能源趨熱
盡管高油價對國民經濟來說意味著壓力增大,但對石油裝備行業及替代能源來說,反而會迎來發展機會。記者從多位專家及行業協會了解到,高油價會吸引更多石油企業投入勘探開發,大大提升石油裝備的需求景氣,對行業意味著重大利好。
一般而言,在油價上升過程中,石油裝備都會成為稀缺的受益行業。高油價背景下,全球主要石油廠商均持續加大勘探力度,石油裝備需求也會持續活躍,由此給相關企業帶來更多訂單。而隨著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上揚,油氣上游勘探開發也有望再度升溫。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朱森第認為,國際油價上漲對石油裝備行業的影響會有一定滯后性,而從2008年上一輪國際石油大牛市的情況看,的確給石油裝備帶來非常明顯的提振。
另一方面,作為石油的替代產品,光伏、風電等替代能源也可能從油價上漲中獲益。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油價低的時候,新能源的價值得不到凸顯。一旦油價漲上去了,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市場化的推廣和應用也會提速。專家介紹,這輪油價上漲對新能源尤其光伏市場的影響未必會很快顯現,預計這輪光伏行業低谷會延續較長時間,很難在短期內通過高油價就獲得逆轉。
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由國際油價引發的化工品漲價潮或出現分化。目前,不少化工品價格順勢上漲,其中一些緊缺的品種更是表現出強勁漲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