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價格大幅下滑 部分造船廠現金流面臨挑戰
日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BDI再創新低,這給已經深陷泥沼的航運業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在航運公司紛紛預告虧損并且資金告急勒緊褲腰帶之時,造船業也因東家的收緊而受到波及。
全球訂單199萬DWT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1月份,造船業全球新接訂單為200萬DWT(載重噸位),同比回落71%,環比下滑36.5%。1月新接訂單數兩年來首次跌破200萬DWT,同時也是自2005年來開年最低數據。
今年1月份,全球新接訂單只有199萬DWT,證明現階段船舶市場仍處于歷史底部,同時證明了2012年船市將會延續2011年的低迷態勢。據預測今年全年全球新接訂單數不會超過6000萬DWT。
有專家表示:“造船業的業績波動與航運業的發展趨勢聯系緊密,從目前航運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由于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逐漸顯現,航運業預計會在較長時間內處于震蕩階段,再加上船舶運輸市場由于前幾年的市場供給較大,造成航運市場將在中長期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國際航運市場的蕭條對我國造船業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我國造船業70%以上的訂單供出口,主要客戶是歐洲國家,包括挪威、土耳其、瑞士、德國等。
集裝箱船1月無訂單
今年1月份,集裝箱船20個月來首次單月沒有訂單。數據顯示,1月散貨船成交42.6萬DWT,集裝箱船沒有訂單。1月散貨船、集裝箱船新接訂單同比均大幅回落,分別下降97%和100%。油輪1月新接訂單為148萬DWT,同比回升97%。據分析,雖然油輪同比大幅回升但環比仍然下滑21.1%,所以總體來看各船型需求依然疲軟。
業內人士認為,集裝箱船沒有訂單有兩個直接原因,其一,集裝箱船所對應的外貿產業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從而造成集裝箱船的需求量大幅下滑,對比此前集裝箱船的訂單量,我們認為市場原因造成了訂單量的急速減縮;其二,散貨船存在訂單的市場基礎是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部分區域性經濟的發展始終保持增速,這將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另外,部分散貨船的制造周期較長,這也造成了部分訂單的交貨期比較靠后)。
數據顯示,2011年1月中國新接訂單26萬DWT,韓國新接訂單為171萬DWT,日本新接訂單為1萬DWT。
分析稱,今年1月份,中國新接訂單大幅下滑,同比下降79.1%、環比下降54.4%,證明2012年國內船市仍將維持2011年的頹勢。
船價跌到2004年
據了解,經歷了大幅下跌之后,船價已經跌到了2004年的位置。雖然2010年船價在鋼材價格低位、訂單逐漸恢復的情況下有小幅上升,但申銀萬國認為在產能逐步釋放、訂單維持相對低位等因素影響下,目前的船價仍只能在底部盤整,無法趨勢性上漲。按現在的船價測算,船廠毛利率水平仍偏低。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洲船東融資困難,需求量也隨之減少。世界最大的船舶融資銀行——德國北方銀行提供的船舶貸款,2008年接近600億美元,2009年接近500億美元,2010年只有300億美元,2011年更是進一步縮減。
船東的融資減少,給船廠的訂單量也在相應減少。即使有訂單,不但價格壓得很低,且首付比例也會下調。上海航運經紀人俱樂部秘書長劉巽良說,目前的新船價格比金融危機前降低了1/3以上,首付比例也從原來的40%降到20%。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船廠的現金流陷入極度緊張狀態,財務壓力非常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