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價持續下跌 糖業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由于目前正處于新老糖交替的時期,很多商家都持觀望態度,等待新糖的大量上市,如果新老糖價差不大的情況,很多用糖企業會選擇新糖,導致本周食糖銷量一般。再者替代品搶占市場的力度日漸加大,食糖銷量難有以往的紅火。
糖價震蕩下行趨勢明顯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2月19日,食糖主產區廣西南寧,中間商陳糖報價6680元/噸,略有下調,成交少;廣東湛江市場陳糖價格跌至6800元/噸以下,新糖價格下調至6800元/噸;廣州市場報價也跌至6800元/噸。
總體上看,主產區現貨糖價格延續跌勢,廣西、云南的部分地區價格已經跌破6800元/噸。短期看,價格越是下跌,商家觀望心理越濃厚,成交量繼續清淡,預計價格仍有下行空間,直到需求回升。
綜觀國內外食糖市場,由于前期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產糖量依然充滿變數。生產方面,此前廣西部分地區甘蔗生長遭遇天氣困擾,甘蔗長勢也不如預期,產量有可能受到影響。而此前部分產區估產后傳出2011/12年度預計全國僅能產糖1150萬噸的說法,也影響了業界對糖市的預判。
糖業發展瓶頸凸顯
隨著糖價持續下調,糖業從業者已經早早感受到這個行當不再那么“甜蜜”了。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總經理嚴偉華表示,過去的榨季,國儲糖調控力度增強,確保了市場供求平衡。去年“十一”后,糖價飆升,今年由于國儲糖的投放,糖價震蕩下行趨勢明顯。
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副總經理田耀元表示,目前進口預期逐漸兌現,備糖高峰已過,國內糖價開始顯示出疲軟的狀態,但2011/12年度中國依然是一個缺口年。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劉漢德則坦言,明年我國食糖消費量將在1400萬噸左右,而實際供應量或將在1100萬噸左右,缺口達300萬噸左右。
吉林華商商貿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振和表示,目前糖市的狀況是多種因素交織,震蕩延續。他認為,食糖確實已經進入“糖高宗”時代,集團化、集約化使得糖企掌控價格,但是糖價走高,物流費用增長,增加了成本和風險,賺錢較少,糖企普遍感到壓力大,部分糖企已經逐漸退出經營。
中糖世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毅認為,第四季度糖價反彈是大概率事件,通脹環境雖然存在,但可能進入了尾聲,未來還是要防范經濟下滑帶來的通貨緊縮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未來幾年國內食糖消費存在剛性增長,食糖的生產又不是一年就能大幅增產滿足消費的,因此糖價過低將帶來階段性的買入機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