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向高端轉型 價格戰難以避免
近年來,中國所有家電企業都在享受著豐厚的“政策紅包”,如“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如今,這些政策即將推出,這給中國的家電企業出了道難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0月,我國洗衣機銷售量同比下滑,增長率為-8.17%,電冰箱也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而空調今年整體銷售規模雖然保持同比上升態勢,但增幅也出現了下降。
產業在線對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空調產量為214.4萬臺,同比大幅下滑20.7%,是2009年5月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內銷量397.80萬臺,同比下降16.4%,是2009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洗衣機市場,2011年1-9月,內銷市場2666.45萬臺,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50%。6月甚至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同比下滑現象,當月銷量同比下滑1.3%。
在微波爐行業,國內市場出貨和出口量則雙雙下滑。今年前10個月,微波爐行業總銷量為5746.3萬臺,同比下滑0.9%;截至今年10月底,微波爐行業總共出口4398萬臺,同比下滑0.7%;國內市場出貨總計1348.3萬臺,同比下滑1.8%。
整體市場不妙,企業又會怎樣?我們已經看到,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迅速作出了反應,利用注資、收縮等各種手段給企業開源節流。按照市場規律,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洗衣機、小家電的銷售旺季,12月的洗衣機市場銷量更應該是平常月份的兩倍,元旦春節對于小家電的重要性就更不要說了。所以我們也看到有大企業在逆勢擴張,根本原因在于這是正應該發力的時候。
但在江浙,不斷出現二三線家電制造企業老板跑路的消息。在大企業可以通過注資、收縮甚至是低位進場、逆勢擴張的手段力爭熬過這個冬天之時,那些投機性更強、資金鏈相對薄弱的私企小老板們,已經被家電和房地產市場雙雙套牢。除了跑路外,他們既無力擴張,也無處融資。
分析這些小企業撐不下的原因,直接來源于政策的收緊,其次源于盲目的擴張。在家電行業形勢一片大好、拉動內需的惠民政策紅火之際,這些私企老板依靠下鄉、代工、低成本大賺了一把。手中有資金,就要去投資,于是他們又瞄上了房地產。但2011年房地產市場驟然收緊,這些老板手中徒有地,卻沒有開發,空占資金。
而家電制造對資金的占用也非常大。有些企業靠某一類產品嘗到了甜頭,陸續開辟各種生產線。但隨著寒冬而來,這些企業面臨的困難更加明顯。
一是勞動力匱乏,勞動成本上升。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扶持,原本1700-1800元月薪就能招聘上來的農民工,現在2000元都很少有人應聘。更遑論一些能夠操作特種機械的工人,月薪更要高到3000元以上。
二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洗衣機為例,產能達到50-60萬臺才具備規模采購優勢。而今年銅、塑料等家電主要原材料價格經歷了多次價格的上調,這讓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占用資金較大的家電產品的利潤率更加不可控。
三是資金鏈斷裂。利潤下降帶來兩個惡果,一是為了提高毛利,在規模保持不變甚至是倒退的情況下,只能偷工減料;二是資金逐漸匱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