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吃肉我喝湯 金價大跌讓金商面臨重大危機
2013-10-08 16:30:08 責任編輯:QZ112 來源:新浪財經
早在2008年,個人黃金業務對于綜合類會員來講還是禁區,尚未得到央行批準。時任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的沈祥榮表示將積極爭取讓綜合類會員代理個人投資者到金交所進行交易。在《黃金年鑒2008》中文版中國地區發布會上,他公開表示,金交所現在正在積極向央行爭取,這方面還是有希望的。
當2009年金交所拓寬國內投資者黃金投資渠道、首次推出黃金T+D時,先知先覺的金商們嗅到了商機,開始推廣代理個人黃金延期交易業務,并從中嘗到了甜頭。
可是,金商們資質良莠不齊,引發了轟動一時的“黃金T+D業務民事訴訟第一案”。8個月后,基于對投資者資金安全的考慮,金交所便把綜合類會員代理的個人黃金T+D業務全部轉移至商業銀行,投資者只能通過銀行開戶,銀行負責資金交易和清算。
金商們的希望破滅,代理個人開展黃金T+D業務的政策大門被徹底關閉。從此,他們只能和商業銀行合作,靠向客戶提供咨詢等服務來抽取小部分傭金。
作為金商們的合作伙伴,近年來銀行憑借強大后臺管理能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以及較高的信用等優勢,不斷發力黃金投資業務,除了強大的資金清算和交易平臺,其自身服務投資者的水平幾乎具備了取代金商的能力。
甄偉鋼擔憂:“通過銀行理財團隊的建設,銀行可以獨自為客戶提供投資服務咨詢,何必要分給金商們一部分利潤蛋糕呢?”
如今,黃金T+D的成交量占金交所黃金總成交的六成以上,無疑是塊讓人垂涎的“肥肉”。據北京黃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張磊介紹,千分之八傭金手續費中銀行分占七八成,實力弱、談判能力差的金商一般只能分二三成。近年來,隨著金交所不斷降低手續費,金商的傭金蛋糕越來越小。
張磊表示,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戶,有些金商不惜進一步壓低手續費。在為企業代理黃金投資業務中,原本千分之八的手續費,有的金商只收千分之一。
為了提升盈利能力,實力不等的金商,紛紛開展不同的業務,管理上良莠不齊。個別綜合類會員在開展代理業務中,甚至違規發售理財產品,承諾虛假收益,導致客戶巨虧。今年5月,金交所發布《關于加強綜合類會員代理業務自查工作的通知》,在綜合類會員內展開自查整頓工作。
金商出逃
黃金T+D業務,如同支撐起了蹺蹺板,一邊是銀行的強大,另一邊則是金商的疲態。
盡管金交所以不方便公開會員商業秘密為由,未向本報公布銀行和金商近年來服務的個人黃金T+D業務量和金額變動數據,但據張磊估計,近年來銀行發展的黃金投資客戶在不斷增加,而金商服務的客戶卻在減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