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面臨新一輪上漲 近30個城市首輪調價
中國通用咨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薛濤對此持相同態度。他表示,目前中國供水企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即水價和政府補貼。從水務行業整體現狀來看,二者之和只能覆蓋自來水廠內的水處理成本和出廠后的供水管網維護費用,對于廠內污泥處理、廠外管網建設和更新等其他成本均無法涵蓋。
薛濤稱,世界銀行[微博]把家庭收入的5%作為水價的上限,國際上一般通行的比率是2%-3%,中國目前大約在1%左右。在合理承受范圍內,中國水價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市場機制不健全嚴重制約水務企業發展
傅濤稱,因受制于定價機制、監管體系、溝通渠道等諸多因素,中國的水價調整一直都未能處于良性運轉狀態。
中國的水價由政府價格部門確定,各地自來水公司直接向用戶收取。政府征收的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都包含在自來水公司收取的水價中,市場化程度亟待提高。只有完善定價及調價機制,水務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市場化改革。
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中國的水價問題牽扯多方力量博弈。薛濤介紹,中央與地方財政的支出比例、政府補貼和公眾支付的范圍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定價和市場機制的不健全,給水務企業帶來諸多挑戰。
在廣東省清遠市擁有供水特許經營權的錦龍股份一位人士在接受大智慧通訊社采訪時稱,由于自來水屬公共產品,供水價格由政府核定,雖然目前已形成區域壟斷,但盈利空間有限。2010-2012年度,該公司的供水業務收入增長率呈逐年放緩趨勢,分別為12.34%、8.49%、0.99%。
上海市屬供排水企業財務狀況的審計報告也顯示,截至2012年末,該市市屬供水企業凈虧損2.73億元,排水公司凈虧損5.05億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