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要想下降 貨幣政策需回歸理性
圖示:中國正在流通的最大面額人民幣
北京一些樓盤的房價正在快速的上漲。這或許是一種區域特殊的現象,但以北京的“龍頭”地位,可能像以前一樣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讓人擔憂房價是否會再次上漲。
考慮到過去十年,房價飆升主要發生在一些關鍵節點,這種現象與各地地方新政策有關。如果再加上寬松貨幣政策的配合,房價很容易出現快速上漲的現象。目前,這一時刻似曾相識,市場與公眾在對收入倍增、城鎮化等政策不太明白的情況下,再加上一些輿論和地產業相關利益者的鼓噪,通脹預期很強,因此,投資房產或者恐慌式新購房又可能會推動房價上漲。
目前的樓市呈現水火兩重天,三四線城市供給大面積過剩,甚至有非常多的“鬼城”,但房價仍然不會跌;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似乎熱情不減,因為投資者太多。這種囤積房子的現象非常明顯與普遍。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安居傳統與通脹共振,導致了這一現象。
在過去的十年,是中國城市化急速發展的十年,房改釋放了商品住房的需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些地方也興起造城運動,家庭對住房以及改善居住的需求突然爆發,而供給卻因為地方政府對土地的壟斷而不足,造成了房價逐步攀升的現象,這強化了住房的投資屬性。
與此同時,真實通脹率比較高。我們可以舉例,在北京東四環附近,50萬元在10年前可以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而現在,這些錢連買這套房子的首付都不夠。貨幣購買力的下降,讓房產成為一種新的保值增值資產,甚至是投資杠桿。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家庭如果儲蓄,將遭受損失,而如果在銀行借貸,以杠桿投資房產就能享受巨大的升值。這種投資行為首先由溫州炒房團頻繁操作,然后向其他一些地方蔓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