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煤炭進口增加65.9%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煤炭供求形勢較為寬松,國內煤炭庫存不斷攀升,受此影響,煤價不斷下跌,同時進口煤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煤炭行業遭遇嚴重危機。
據海關總署數據,上半年,我國煤炭進口1.4億噸,增加65.9%。在此背景下,國內產煤大省的銷售量和利潤都在下滑。
煤炭進口量在大增,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就是國際煤價下降的速度快于國內煤價。由于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煤炭需求減弱,加之頁巖氣等替代能源快速增長,國際市場煤炭供求形勢較為寬松,今年以來國際煤價整體呈下降趨勢。以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亞煤價為例,1-6月份,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BJ動力煤平均價格累計下降22.3%。
不僅如此,國內煤價也在下滑,以環渤海地區煤炭價格為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今年5月9日至本周,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已經連降十周,累計降幅為135元/噸,其中后四周的單周跌幅均達到了20元/噸以上,本周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652元/噸的綜合平均價格,再次刷新了“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
“5月份之后,特別是6月份以來煤價降幅快速加大,除了今年以來始終存在的供求寬松之外,市場信心遭受重大打擊是重要原因。5月份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突然加大;歐債危機再度升溫,歐元面臨生死存亡,美元持續走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市場信心遭受毀滅性打擊。由于市場信心受挫,下游部分用煤企業,特別是部分市場煤用戶基本上暫停了國內煤炭采購,導致港口煤炭庫存快速攀升,加劇煤價下跌。”分析師表示。
在進口不斷增加的同時,陜西、山西、內蒙的產量也在增加,以陜西省為例,上半年,陜西省煤炭行業原煤產銷量雙雙突破2億噸大關。上半年,累計生產原煤2.14億噸,同比增加2026.39萬噸,增長10.47%,增速回落6.48%。其中,國有重點煤礦生產5571.45萬噸,同比增加307.40萬噸,增長5.84%;地方煤礦產量11154.64萬噸,同比增加1428.79萬噸,增長14.69%;
進口煤價格相對較低,而進口量又大幅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產煤大省的煤炭銷售。從銷售量方面來看,全省銷售煤炭2.04億噸,同比增加1521.85萬噸,增長8.06%,增速回落8.08%。止6月底,全省煤炭生產企業庫存330.40萬噸,同比增加161.67萬噸,增長95.82%。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存量130.96萬噸,同比增加60.55萬噸,增長86%;地方煤礦存量179.44萬噸,同比增加95.57萬噸,增長113.95%。
另外就是利潤增速的大幅下滑,以煤炭大省山西省為例,1-5月,山西煤炭行業利潤400.8億元,同比增長僅3.2%,比上年同期回落33.6個百分點。
當然,這與國內經濟增長整體放緩、主要高耗能產品增長明顯回落有密切關系。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1-5月,火電、粗鋼、水泥、玻璃、10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僅分別增長4.1%、2.2%、5.0%、-1.7%和5.1%,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下降7.0個百分點、6.3個百分點、14.3個百分點、21.3個百分點和3.7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指出,在煤炭價格在低位維持較長時間后,部分地區因盈利下滑,競爭力較弱,將率先減產,此后隨著供求平衡,煤碳價格將趨于穩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