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庫存量過高 銷售遇冷
體育用品店
據前瞻網獲悉,國內體育用品銷售遭遇寒冬,庫存量虛高,訂單金額也不同程度出現下滑。361度存貨逾45億,安踏匹克今年四季度訂單下降10%-30%
一直以來,體育服飾行業被看作是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罕見的傳統行業“印鈔機”,而其中兩大主要品牌安踏和匹克近來卻雙雙亮起了“紅燈”。
近日,安踏體育公布了最新一季訂貨會金額及一季度銷售業績。報告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即將上市銷售的安踏產品訂貨金額出現了低兩位數百分比的跌幅,受此影響,安踏2012年全年訂貨金額預計也會有高單位數百分比的幅度下跌。無獨有偶,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另一家國內體育品牌匹克的四季度訂單金額亦不理想,同比下降20%- 30%。據前瞻網了解,這兩家起步于福建的體育品牌不僅“同病”,而且病根也相同———過高的庫存占據著渠道資源,這對經銷商的信心亦有影響。
經銷商需求下降
安踏并沒有透露四季度訂貨金額同比下滑的具體幅度,但按照其描述,至少超過了10%。另外,安踏也調整了第三季度還沒有生產的訂單,由此造成2012年全年訂單價值下降了高單位數百分比。
回望安踏今年以來的訂貨會“成績單”,2012年第一季度金額按年增長15%,但是到了第三季度,情況發生了逆轉,變為“高單位數百分比下跌(6%-9%)”,第四季度不但未發生好轉,跌幅更從“單位數”變成了“兩位數”。
這并不是安踏一家體育服飾品牌的問題,匹克的四季度訂單低于市場預期。
匹克公告稱,2012年四季度訂單金額同比下降20%-30%。其中,鞋類訂單金額下降25%-30%,服裝訂單金額下降約25%。“此次訂單下降幅度低于我們之前的預期。”據悉,匹克承諾對經銷商“無任何硬性指標”,即沒要求經銷商一定要“吃進”多少貨品。言下之意,經銷商需求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
據前瞻網了解,一直以來,和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不一樣,以安踏、匹克為代表的國內品牌主攻國內市場。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受北京奧運及此后一系列體育盛事的刺激,該市場成為了傳統行業內少有的增長亮點。加之經濟危機導致制造出口業受阻,服飾企業紛紛樹起品牌轉戰內需市場,這類起步較早的體育品牌在相對空白的二三線市場,成績更優于國際品牌。
正因為如此,分銷商對四季度訂貨會的“消極”態度仿佛傳遞出一個行業信號,國內市場需求有所放緩。
訂貨會訂單大減:凸顯庫存問題
從上述體育品牌對訂貨金額下滑的解釋中,亦能看出些端倪。安踏方面官方聲明稱,“自本集團公布2012年上半年訂貨會表現開始,本集團仍然認為中國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雖然本集團之營運及其銷售渠道仍然維持穩定及正常,但此等競爭已對本集團之零售商過去幾個季度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此前,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曾表示,“未來半年至1年內,行業充滿挑戰,希望今年全年訂貨額可以持平,相信下半年情況會好轉。”
匹克方面則表示,訂貨金額下滑一方面反映了眼前壓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分銷商對市場信心尚未恢復,尚處觀望狀態。加之清貨費用及品牌費用不會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匹克提及的“清貨”背后,擠壓的庫存問題已浮出水面。據匹克C E O許志華透露,現時匹克零售終端庫存約1個月,經銷商庫存則為5至6個月,整體約達6個月。也就是說,約半年的庫存積壓在分銷商環節,直接影響了分銷商進貨的內力和信心。
另據前瞻網了解,安踏同樣受到了庫存的困擾。按照安踏的說法,四季度訂貨金額下滑便與公司主動控制存貨有關。“為了減低零售渠道潛在庫存風險而進行打折,減少尚未付運的訂單。”
庫存魔咒不僅落在了安踏和匹克身上。國內另一家主要體育用品企業361度公告亦顯示,361度2011年存貨高達45 .12億元,同比高出81.8%。
影響面有多廣?投行各執一詞
過去10年被譽為中國體育用品的黃金十年。即便經歷了經濟危機,像安踏、匹克、361度這類較早樹立品牌的體育用品企業已徹底擺脫了純依靠制造出口的經營模式,年銷售額更是逐年飆升。業內人士認為,正因為在逐年業績增長中形成了慣性思維,體育用品商大都抱著“不怕賣不出,只怕沒貨賣”的思想。因此即使有庫存,也無法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構成壓力。
然而,庫存增加一方面有生產過剩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因市場需求放緩,而這個節點已然在2012年出現。
這到底是“傷筋動骨”的影響,抑或只是暫時性的業績放緩?對此,機構各執一詞。投行瑞銀雖然下調了安踏2012-2014年的盈利預測,但仍維持“買入”評級。業內報告則指出,安踏同店業績增長弱,訂單及利潤受壓,故維持遜于大市投資評級,目標價由6 .30元降至5 .70元。相關投資機構,也對安踏維持減持評級,認為其訂單增長低于預期,其盈利預測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