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面積正在逐年減少 國內大豆行情受沖擊
據前瞻網獲悉,今年我國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大幅萎縮,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進一步被削減。今后,國內大豆需求將主要通過進口滿足,這將導致國內大豆市場主動權拱手讓人,對國內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東北地區大豆播種進度已達到30%,盡管播種還未結束,但是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已無懸念。
大豆種植面積銳減
前瞻產業研究院食品行業研究員舒爭鳴預計,今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降至300萬公頃左右,全國種植面積降至800萬公頃左右,種植面積呈現30%左右的萎縮。
國內大豆的種植面積正在逐年減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較2010年明顯減少,其中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僅為4112.39萬畝,較2010年下降21.37%,減少了1117.91萬畝。
大豆種植面積連續萎縮的直接后果就是國產大豆產量減少。據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黑龍江省大豆產量為541.3萬噸,同比減少7.5%。
而東北當地大豆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已導致國內油脂廠停工。舒爭鳴表示,由于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銳減,導致大豆壓榨廠采購原料不足。目前東北大豆壓榨廠有80%左右的企業處于停工狀態,不少企業面臨關門的威脅。
在舒爭鳴看來,國內大豆種植面積的銳減,首先是因為國內大豆種植利潤不高,轉而種植其他作物。國際市場玉米與大豆的比價在1:2.4左右,而國產玉米和大豆的比價僅為1:1.86,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業內人士還說,在工業消費的帶動下,目前國內玉米價格大漲,哈爾濱的玉米價格已達每斤2.8元,大豆的價格只有每斤2.1元。明顯的價差使得農戶不愿種植大豆,而更愿意種植經濟效益高的玉米。
其次是目前國產大豆市場需求萎縮,進口大豆數量龐大、價格低廉,這導致國內市場份額被大量蠶食,國產大豆難以搶占市場制高點。
大豆價格將持續下跌
業內人士說,進口大豆對國內大豆產業的沖擊不可小覷。“通過進口數據,我們看到大豆進口正在以十分可怕的速度增長:1996年我國首次進口大豆數量為111萬噸,2011年,我國大豆的進口數量已達到5246萬噸,15年間中國大豆的進口數量增長了45倍以上。”“國產大豆的提升空間已經被進口大豆填補了。”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進口大豆的大量涌入使得中國油脂加工行業步入了危險境地。
舒爭鳴表示,國內大豆需求主要通過進口滿足,這無異于將國內大豆市場主動權拱手讓人,不利于國內糧食安全。
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繼續減少將進一步削弱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舒爭鳴認為,倘若大豆種植面積繼續下降,極易使下游加工企業徹底放棄國產大豆,而這又會進一步打擊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而最后僅存的大豆種植面積產量有限,將很難發揮穩定豆價的作用,很可能陷入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舒爭鳴預計,2012年國內大豆價格將呈現持續下跌的趨勢。來自美國的進口大豆則會出現反季節性增長,未來三月中國將至少進口23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大豆行情將受較大沖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