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行業產能過剩或將加劇
雖然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但是外資車企在中國投資的信心依舊。近日,福特汽車接連宣布在中國的擴張計劃,從而使其目前在華的60萬輛汽車產能,翻番至120萬輛。
這已經是國內近段時間以來第三個正式宣布建設新工廠的巨頭,此前,三菱、大眾、英菲尼迪、路虎也都先后發布了興建新工廠的消息。專家表示,汽車巨頭們的快速擴張式發展加劇了產能過剩的風險。
新一輪擴張潮已開始
在經歷2009年、2010年、2011年連續三年的上揚之后,國內車市在2012年接連迎來“黑一月”、“黑二月”、“黑三月”等,但和國內車市的節節失守相比,是汽車巨頭在華相繼發布的增資擴產計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福特19日與浙江省政府在杭州簽署投資協議,將投資7.6億美元(約合48億元人民幣)在杭州建立一座新的整車廠,產能25萬輛。
事實上,這已是福特本月在中國宣布的第二個增加產能規劃。此前的4月5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宣布,將投資6億美元(約合38億元人民幣)擴大其重慶生產基地產能。擴產后,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重慶工廠年產能將提升35萬輛。
這也就是說,上述兩大工廠投產后,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的年總產能將超過120萬輛,接近福特去年北美產能的一半。
壓力凸顯風險劇增
然而,汽車巨頭們的快速擴張式發展加劇了產能過剩的風險。
國家發展改革委歷時兩個月,調查了國內20家汽車企業集團和10家骨干整車企業2009年底已經形成的產能和2010-2015年規劃產能的情況,調查的結果是主要30家汽車企業集團2009年底整車產能1395萬輛,2015年底規劃產能可能高達3124萬輛。
部分業界人士也對新一輪產能擴張運動持保留態度,稱這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產能過剩的最大風險就是價格戰可能趨于惡化,進而吞噬企業盈利。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國內車市批發銷量為376.61萬輛,同比下滑2.1%。其中,微車一季度批發量為69.2萬輛,同比下滑10.8%;轎車批發量為256.53萬輛,同比下滑2.5%。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