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 風電產業備戰寒冬
風電裝備企業轉向
雖然在“十一五”末,我國具備大型風電場建設能力的開發商超過20家,共已建成風電場800多個,各方面數據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國是風電大國還不是強國,制約我國風電發展的因素,除了市場因素外,技術是最關鍵的障礙之一。
我國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希望能夠實現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產業化;3MW-5MW直驅風電機組能夠生產并實現產業化;掌握7MW級風電機組成套產業化技術,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10MW級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設計關鍵技術。
目前1.5MW-2.0MW風電機組是國內市場的主流機型,并有少量出口。2.5MW和3.0MW風電機組已有小批量應用,3.6MW、5.0MW風電機組已有樣機;6.0MW等更大容量的風電機組正在研制。
華銳風電雖為行業龍頭,但盈利能力下降趨勢明顯,毛利率從2010年初的23%下降至19%。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表示:“華銳風電重點發展3兆瓦及以上大型風電機組,維持和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華銳風電提到,其3兆瓦、5兆瓦及6兆瓦大容量機組在訂單結構中的比重有大幅提升。至2011年年底,華銳風電在手訂單及中標未簽約項目合計14348.5兆瓦,其中中標未簽約項目9882.5兆瓦,包括3兆瓦機組4698兆瓦、5兆瓦機組905兆瓦、6兆瓦機組150兆瓦。
金風科技表示,未來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1.5MW-3.0MW系列化直驅永磁機組是其在市場的主流;并將于年內推出面向海上風電市場的6MW直驅永磁機組,目前已完成整體設計和零部件試制;而10MW級直驅永磁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作為儲備技術正在研發,這一產品針對未來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市場需求。
上海電氣在其年報中披露其與西門子建立中國風電戰略聯盟,強化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實力,這意味著上海電氣也將把海上風電裝備作為發展重點。
除了加強國內業務,各風電公司還將加強開拓海外市場。上海電氣于今年一季度成立印度子公司,借以作為其在印度跨國經營和境外業務的平臺。另有消息稱,華銳風電與金風科技將合作收購國際風電巨頭維斯塔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