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產能過剩 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因為部分地方政府違規審批維生素C(下稱“VC”)原料藥項目,企業新增產能不斷擴大,我國VC行業產能過剩現象日益嚴重, 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目前VC整體依然處于量跌價漲的狀態,而產能過剩導致的價格下降情況將于何時顯現,具體要看國家出臺相應調控措施的力度。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我國出口至美國的VC原料藥已經占到美國進口總量的八成以上。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幾大VC生產巨頭限產保價后,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VC價格持續保持上升趨勢,而這正是吸引資金紛紛進入VC行業的主要原因。該人士指出,VC價格長期堅挺的預期,也正是促使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違規審批和建設新增VC原料藥產能項目的主要原因。
據悉,河南華星、牡丹江高科生化、山東天力、山東潤鑫精細化工、安徽泰格生物等企業均曾上馬或擴產VC項目。此外,傳言上馬VC項目的,還有寧夏啟元、上海迪賽諾等企業。而據發改委披露,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無視國家產業政策和法規,違規審批和建設新增VC產能的項目,已建、在建和擬建VC產能合計超過8萬噸,預計2010年底VC產能將接近18萬噸,2012年將超過20萬噸。而目前全球VC消費量僅在10萬噸左右,我國約為2萬噸,產能增長速度遠高于需求增長。
從發改委的調查情況看,我國VC原料藥之所以能夠占有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具有較高的市場話語權,主要因為產業集中度高、裝置規模大、技術先進。同時,該產業也是我國少數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行業。
目前,全球VC原料藥生產能力約為15萬噸,除荷蘭DSM公司在蘇格蘭的達瑞工廠擁有2.3萬噸生產能力外,其余12.7萬噸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北制藥、石藥集團、華北制藥、江山制藥以及淄博魯維食品生物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產業集中度一直較高。
國內“四大家族”的庫存與供需已經相對平衡,新的企業想要挑戰現有“四大家族”,其產能很難立即體現。產能大于需求總會導致價格下跌,VC價格將會出現緩慢下降趨勢,事實上,今年下半年的均價已經下跌,但其價格不會有急劇的變化,因為新增產能不可能立即打破VC產業的高集中度。
限產或從限制投資入手
發改委調查表明,如果違規審批和建設新增VC產能的項目發展下去,我國VC產能將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勢必引發市場惡性競爭,重蹈過去多次出現的VC價格大大低于生產成本的嚴峻局面。發改委方面認為,這不僅將徹底葬送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VC行業,而且還將導致企業破產倒閉、職工下崗失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
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由于VC是限制性投資項目,國家可能將從限制投資入手,暫停一些新建項目。
“其實VC本來就是限制性投資項目,除了產能這一原因外,環保方面也存在很大問題。VC是高污染產業,國家每年都在提高整個產業的環保標準。但VC產能卻不斷增加,這可能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而在環保問題上給這些企業開綠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VC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
“目前國內低水平重復生產情況嚴重,需要國家建立淘汰機制,譬如環保、質量標準、國際認證等因素,讓一些小企業淘汰出去。”許銘認為,雖然目前VC產能與供需平衡,情況相對不錯,但其作為高能耗產業而言,長遠來看,并不是醫藥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他表示,目前國內產能過剩情況嚴重,西藥生產線的開工率不足50%。為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是辦法之一,同時,通過政策傾斜,為優質企業指出長遠發展方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