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鎢市場:緊缺有所緩解 過剩風險存在
2011-2012年國際鎢市場持續緊缺,由于各地新增和擴增項目陸續建成投產,2013年緊缺局面將得到明顯改觀,甚至將可轉為過剩。然而一旦這些新增和擴增生產能力項目再被推遲,那么市場供求短缺狀況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近幾年來國際鎢市場價格相對于其它同類稀有金屬像鈷、鎳和鉬等比較,明顯趨于強勁。比如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鎢的平均價格僅比危機前均價下跌28%。相比之下,此間鉬價格跌幅達64%、鈷價格下跌48%、鎳價格下跌61%。而且危機后的鎢市場價格回升勢頭也比其它金屬更為強勁。比如最近倫敦戰略金屬市場的鹿特丹倉庫交貨,仲鎢酸氨(APT)價格已上漲至每公噸度430~435美元,比去年初提高30.3%,更比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上漲1.32倍。相比之下,其它3種金屬雖然自2010年以來也轉趨回升,但是仍明顯低于危機前的水平。其中最近鉬市場價格為每磅14.8美元,僅比2009年回升了30.9%,但是仍低于2007年的51%。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從1998年到2008年全球原鎢生產量由35650噸增加到56500噸,年均增幅達4.7%。盡管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引起需求銳減,但是生產量卻進一步增長至61500噸。這其中的增長幾乎全部來自于中國,增加了7500噸。主要原因是雖然世界經濟面臨困境,但中國需求仍強勁增長。而且由于中國生產的不斷增長,也促使全球2010年產量繼續擴大到近70000噸水平。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全球原鎢生產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還需要儲備庫存的銷售供應來彌補。前蘇聯曾是世界最大的鎢儲備國家,但是目前儲備已枯竭。與此同時,美國國防戰略儲備鎢近幾年以來也以每年約2000~3000噸的速度下降。
2009年的美國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也引起多個國家鎢生產者新增和擴增項目的推遲,甚至撤銷,其中大多數項目推遲期至少達12~18個月。但是到2011年隨著信貸危機的趨于緩解,以及許多項目的相繼恢復開工續建,特別是有些項目已經竣工投產,因此產量不斷上升。而且預計大多數新建項目將于2013~2015年期間竣工投產。但是通常這個時間表可能還將會有所推遲,從而也就意味著新建和擴建鎢項目的大量生產將會延期到2014~2016年期間實現。為此,羅斯基爾公司預計,世界鎢產量將可能從2011年的72000噸持續提高到2016年的100000噸。
盡管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去年仲鎢酸氨價格有所波動,但是從全年來看,仍從年初的每公噸度330~340美元上漲到年底的420~425美元,其中去年最高價曾為夏季時的460~480美元。而且全年平均價也比2010年提高1.2倍達每公噸度430美元。進入2012年以來仍趨堅挺,至今已達每公噸度430~435美元。展望2012年,鑒于新建和擴建項目竣工投產數量不會明顯增加,而市場主要仍需要現有設備生產來滿足需求的增加,因此估計今年鎢市場供需仍趨緊缺,相應APT平均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至每公噸度475美元。預計到2013年至2015年,鎢市場將出現過剩,價格也隨之出現下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