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足 甲醇行業凸顯產能過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我國新建甲醇裝置投產之后,新增產能將超過550萬噸,總產能預計達到5200多萬噸。同時,甲醇下游應用開發卻進展緩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李壽生表示,甲醇項目建設盲目、無序競爭必須制止。目前氮肥協會甲醇專委會已經提出了《關于甲醇行業有序發展的建議》,正在業內進行討論。
李壽生表示,甲醇行業投資過熱已成為業內共識,但仍在持續。2011年甲醇裝置開工率雖然比上年有所提升,但仍不到60%。在對煤制烯烴和甲醇汽油前景樂觀的情況下,一些企業沒有慎重研究自身條件、區域布局以及技術先進性等,盲目上馬項目。而從2011年甲醇下游消費看,甲醛、醋酸、二甲基甲酰胺、草甘膦等產品產能嚴重過剩,未來消費增長有限。二甲醚受《城鎮燃氣二甲醚國家標準》的限制不能摻燒石油液化氣,消費量難以擴大。“十二五”期間煤制烯烴主要開展升級示范,建設規模有限。
李壽生強調,以煤為原料制甲醇的項目投資要考慮資源承載能力,要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環境承載能力而行。當前少數產煤省區不考慮生態和環境承載能力,在同一地區、同一開發區內引進多個結構雷同的大型煤化工項目,甚至一些不具備條件的地區也布置多個大型煤化工項目,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為此,甲醇專委會提出以下建議:不再新建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新建甲醇項目必須條件具備、技術先進、布局合理、手續齊全,同時配套有市場容量的下游產品;大型甲醇企業要搞好產品結構調整,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等領域高技術延伸產品;不建設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基甲醇制烯烴項目;大型甲醇企業加強與下游企業的合作,實現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建議甲醇企業搞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強技術創新,實現清潔生產;加強行業自律,按照市場需求理性組織生產;積極參與行業共享信息平臺建設;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實現落后產能的平穩退出。
建議還提出,山西、上海、陜西等地的甲醇企業應積極參與工信部組織的甲醇汽油試點工作,搞好添加劑的研發,解決應用及環保等技術問題,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流通渠道的建設。
另據了解,煤、天然氣、焦爐氣和合成氨聯產等4個《甲醇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印發。該標準將成為甲醇裝置生產運營、新建和淘汰的新依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