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致使船舶產業發展屢屢受挫
近年來,國內造船產能過剩,把船舶行業拖入“泥潭”。今年前兩個月,自煙臺口岸出口的船舶出現數量下挫,而讓業內者真正感到寒意的是,眼下國內不少船業制造的新船,開始出現“價格被壓低”的苗頭。
歐美訂單畫“鴨蛋”
前段時間,一艘價值1100多萬美元的新船,自蓬萊中柏京魯船業出廠。“這個大單來自新加坡。”企業有關負責人透露。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目前,煙臺擁有大小船企約有30多家,相比中柏京魯船業,其他船舶企業顯然沒有這么幸運。
“中柏京魯船業和煙臺昱安船舶修造兩家公司,今年各自出口了一艘新船,除此之外的造船企業前今年兩個月均交了白卷。”煙臺口岸相關部門人士介紹說,去年,全國有約三成多的船廠沒有接到新訂單,且新船價格比金融危機前普降30%至40%。與此同時,船舶出口增長也比較“乏力”。相較之下,煙臺的情況已經算是理想。
盡管出口量下挫,但煙臺船舶出口的貨值還是實現了313.5%的大幅度增長。但從業者擔心得是,來自歐美市場訂單少得可憐。“希臘及歐盟成員國,阿根廷、加拿大、美國等地區都是此前煙臺船舶的大客戶,一季度這些地區的訂單為零。!”一名業內人士說。
大客戶為啥相繼“啞火”
無論從業者,還是觀察人士都普遍認為,國際貿易不振,是船舶制造業新接訂單大幅下降的深層次原因。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經歷時3年,但深層次影響仍然不斷暴露。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使得世界經濟復蘇動力明顯減弱。”市商務局有關人士這樣分析。2011年以來,海運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世界船舶訂單同比減少四成。
煙臺口岸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國際市場對船舶的需求空前旺盛,國內不少船舶企業抓住機遇,承接了大量價格較高的訂單。由于大型船舶建造需要數年的周期,因此交付期一直延續到了2011至2012年。這批船舶陸續交付后,新接訂單滯后帶來的影響開始顯現。”
一些從業人士分析,由于航運市場不景氣、造船產能過剩,導致報價變低,船東觀望情緒濃厚,當前新船價格普遍下降。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相關國家信用等級下調,歐洲船東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來自歐洲的船舶訂單下降。
“倒春寒”何時能轉暖
“缺乏訂單,意味著船廠無法得到以前用來消除現金流波動的新訂單預付款,一旦現有訂單耗盡,新船需求是不足以支撐產能的。”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不無焦慮地說道。
那么,“倒春寒”何時結束?這是船舶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部分業內人士的觀點是,今年影響我國船舶及配套設備產品出口的內外部因素難以改變,特別是作為我國船舶及配套設備出口的第二大市場的歐洲,由于歐債危機的持續影響,以及2011年我國對該市場出口擁有的較大出口額基數,所以出口同比將有較大的降幅。
“有技術含量的制造企業,日子一定會好過許多!”專家認為,今年,以大型集裝箱船、超級油船、海洋工程裝備、船用柴油機等為代表的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船舶、船舶配套設備和海工裝備出口比例將逐步增大,在此方面,來佛士等本土代表企業會占據先機。
與此同時,煙臺海關的有關專家也為船舶企業支招,要積極調整出口市場結構,2012年,亞洲和歐洲仍是中國船舶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向亞洲市場出口占比將保持增長的態勢。此外,向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的船舶出口將會有增長的可能,帶動國內船舶產業逐漸回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