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洗牌在即
前瞻資訊機械行業研究員認為,《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正式施行,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2012年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年前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下稱新《目錄》正式施行。據悉,新《目錄》一大調整是將鼓勵重點由“整車制造”向“關鍵部件的制造和研發”轉變,同時,取消部分領域對外資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條目比原目錄減少11條。
“從引進整車制造到關鍵部件制造和研發說明政策正在起到外資投資導向作用,從產業角度來看,按照外資的投資步驟,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兩個變化。”業內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一,市場格局將出現變化,一旦放開投資外資產品市場將繼續擴大;其二,我國的零部件制造企業將面臨長期整合,產業整合將促使我國提高零部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本土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大多規模較小、缺乏創新能力、開發手段相對落后、整體水平較差,在高新技術零部件方面,對于跨國公司的依賴程度還很高。“由于我國的零部件市場具有一定的區域壁壘,行業發展阻礙較多,對外資開放零部件市場將導致重新分割市場份額,引導行業進入新的整合階段。”業內專家在采訪時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零部件中后期市場將以合資為主類比整車企業,李宇恒指出,外資在華設廠占據國內市場需要兩個支持,市場支持、政策支持決定著外資需要通過合作、本土化來化解企業的經營風險。“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僅能夠獲得合資發展的機會,其本身也將在長期發展中尋找到自主化發展的機遇。”
外資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帶來更大的挑戰,但另一方面也為本土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因此,鐵志海表示,我國應該吸取多年來“以市場換技術”的教訓,更加注重對于外方技術的消化吸收,在與狼共舞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謹防急功近利和盲目照搬,在競爭中求得生存與更大的發展。“同時,要想求得發展,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必須與其他產業一樣,形成集團化規模優勢,培養龍頭企業是必由之路。加快結構調整,實現資源整合刻不容緩,否則將有可能在競爭中失去生存空間。”他說。
專家建議,我國零部件企業應積極應對兩方面情況,一方面,企業應以并購、合資作為防御外資產業沖擊的第一道措施,以保證企業在市場份額穩定;另一方面,企業應積極模仿、進而自主研發以擴大自主產能,提高企業競爭力,以保證在中長期發展時期能夠做到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