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繼續困擾光伏市場 2012年行業洗牌難免
投資熱情高漲,光伏巨頭盲目擴大產能,2011年,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嚴重,讓太陽能企業陷入發展困境。
2012太陽能產業殘酷的現實仍將繼續
太陽能發電的核心問題是長期累積起來的產能過剩,現在幾乎已經達到了需求的兩倍。隨著太陽能市場增長的放緩,太陽能產業的光彩正在逐漸暗淡。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2011年光伏市場上升幅度將低于5%,而2010年太陽能市場則翻了一番。據上周六媒體報道,去年世界領先的德國太陽能發電市場需求比預期高出了四分之一。德國太陽能市場在2011年后期的激增推翻了早期對其悲觀的預測。
但是全球需求增長的大幅放緩是可以明確的,太陽能行業的前景也將取決于新的市場,屆時,太陽能市場將從西方的核心太陽能大國轉移出來。北美、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新興市場在2011年都有所增長,據分析,印度太陽能市場的需求在2011年爆炸式的翻了20倍,增長至400MW。印度計劃到2022年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與去年全球裝機總量相持平。
全球太陽能產業仍將會獲得補貼,但是隨著價格的下降以及市場需求轉移到經濟狀況相對德國來講更為明朗的國家,補貼提供的范圍將縮小。產能過剩為太陽能產業未來的復蘇播下了種子。庫存積壓促使太陽能發電設備價格下降,也對化石燃料發電產生了更具破壞性的打擊,隨之一些公司也將會破產倒閉。
太陽能發電市場的轉移
早期行業預測顯示,2011年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大致與2010年持平,即從2010年的19GW增長到20-20GW,以百分比計算,同比顯示了大幅下降。去年太陽能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比例還不到1%,雖然這樣的比較掩蓋了太陽能對世界發電做出的微不足道的貢獻,但是,這樣的市場需求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20GW代表了去年全球新增發電的10%,它突出了向可再生能源邊際轉移的步伐。盡管如此,需求增長的放緩也導致太陽能產業的產能過剩,據分析,今年總產能將是實際使用量的兩倍。
太陽能價格下滑速度的減緩將是2012年太陽能產業的一個亮點,隨著毫無競爭力的太陽能企業的倒閉以及過剩產能的清出,價格下滑速度將減緩5%。在更加殘酷的競爭中,太陽能組件價格不斷下跌,此后組件制造商在銷售價格上更為謹慎。但是,中國領先制造商英利表示,該公司正在以每瓦0.97美元的平均價格出售其產品,到2012年底,該價格也只會適度地下降到0.90美元。一個典型的屋頂光伏安裝項目的裝機容量將約為2500瓦。2011年1月,英利的產品價格為每瓦1.70-1.75美元,對比之下,該公司產品價格下降了40%。聯席董事MatthewLi說:“我們看到了一定程度的價格穩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