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供過于求 地板行業亟待創新營銷模式
伴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深入,樓市出現觀望態勢,對房產下游的各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地板行業也不例外,再加之原材料成本、人員成本不斷上漲,2011年,地板行業遇到了諸多挑戰。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放緩,國內地板產能的提升,中國地板行業已經進入供大于求的時代。更由于美國的雙反調查所導致的貿易制裁和歐洲經濟疲軟等因素,使得很多出口產品轉向國內,并加大了國內地板市場供方的產品庫存,在市場需求有限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市場競爭。對此,業內專家總結道:“一哄而上,是中國產業的本質特點。只要有利可圖,追隨者就會競相效仿,從而使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逆轉,并在‘需求總體水平’很低的情況下迅速逆轉。”
所以,如何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并占據一席之地,是眾多地板企業必須解決的課題。在2011年,不少地板商家面對低迷的市場行情,紛紛嘗試廠購、團購、拍賣等促銷模式。在長三角市場,廠購活動舉辦得風生水起,在市場低迷的形勢下也是一種不錯的銷售模式。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在消費者傳統的觀念上,目前市場上的地板價格,是出廠價+貨運費+房租+人員工資+利潤+廣告費用;所以當消費者從建材市場買地板時,他們會認為由于中間環節的加價讓他們多付出了。所以,如果可以選擇參加工廠廠購——繞開中間渠道直接到工廠,則費用可省去不少,所以價格肯定比較低;其次,因為企業組織眾多顧客一起到工廠團購,采購數量多,基于量大從優的原則,價格肯定還會更低!所以,正是基于這樣的心理,很多消費者愿意參加廠購活動??v觀2011年,長三角的上海、南潯、蘇州等地板企業,以廠購為名進行了一系列的促銷包裝策劃,先后舉辦了近百場聲勢浩大的廠購活動,多數獲得成功。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單純依靠“品牌戰”、“產品概念戰”、或“價格戰”都很難取得成功和持續。前兩者需要很大的資源投入,而打價格戰更是飲鴆止渴的經營行為。那么,在產品同質化、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如何取勝?關鍵還是在于對現有營銷模式的改良和創新。而廠購,恰恰就是渠道扁平化的直接體現。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樂觀發展趨勢,地板等建材行業將進一步受到波及,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眾多商家需積極進行營銷模式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