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致光伏行業洗牌 全球競爭格局生變
德國兩家老牌太陽能上市企業因資金鏈問題申請破產,太陽能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事實上,除了德國公司,歐洲第二大石油公司BPPLC此前也已決定關閉旗下太陽能單位,并在投資40年之后決定全面退出這個產業。在國內,光伏龍頭廠商中有八成企業三季度業績出現明顯下滑,股價持續下跌。部分企業減產、停產甚至倒閉。
受全球經濟振蕩、歐債危機惡化及多數國家調整光伏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光伏行業發展形勢嚴峻,產能過剩嚴重。目前,全球太陽能組件產能達到50GW,但今年全球需求僅達24GW,均價比一年前低了44%。
隨著第一大太陽能應用市場德國的需求持續下降,包括Q-Cells SE、Solarworld AG在內的德國太陽能制造商正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國外競爭壓力。此前,因不敵中國太陽能企業,Solyndra LLC等三家美國太陽能廠商已宣布破產。
而一些老牌大廠即便尚未走到破產境地,也開始采取裁員、重組的策略應對危機。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硅片生產商、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服務提供商之一的MEMC宣布將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全球性裁員、降低產能及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正是此前被尚德電力以2.12億美元違約費用“買斷”硅片合約的那家合作伙伴。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光伏需求將增長6%,歐洲市場的下跌將被歐洲以外市場43%的增長所抵消。而融資困難將使得太陽能光伏企業把重點從追求市場份額轉向利潤恢復。未來5年光伏組件的出廠價格將會較2010年水平再下降37%-50%幅度。
分析人士指出,在歐洲市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太陽能生產企業恐怕會逐漸將戰略重心轉移到增長速度較快的其他地區,全球太陽能產業競爭格局或將出現新的變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