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煤炭變局:當年煤是印鈔機 如今煤是辛酸淚
說到7月中旬陜西神木縣(離鄂爾多斯不太遠)發生的民間借貸危機,張發林和他的幾個朋友都表示,神木現在的情況比鄂爾多斯去年的情況更慘。“那邊前兩年炒礦炒得更兇,加上對小煤礦的整頓沒有鄂爾多斯強,很多民間資金都流向了小煤礦。如今煤炭行情不好,資金緊繃,大批借高利貸炒礦的煤老板都欠一屁股債,破產、跑路的大有人在。”
唯一的路子就是熬下去
張發林開車帶著記者來到他入股的煤礦,只見堆煤場里滿滿當當的都是煤,不見有來拉煤的貨車。“20多萬噸煤堆在這,根本就沒有什么買主,各地煤都積壓著呢。這雨淋風刮的,堆在這每天都在貶值。現在煤礦已經停產幾個月了,不敢生產。生產出來也沒地方放啊。”張發林說看著這些煤就鬧心,“幾個大股東都在外邊跑銷路呢,也沒有太大進展。鄂爾多斯政府確實在幫煤炭企業找銷路,但政府主要是幫大型煤礦找路子,小煤礦根本就顧不上來。”
陪張發林一起與記者聊天的人當中,有一個劉先生是煤炭貿易商,此前主要和張發林他們的礦合作。“現在一個月只能出幾千噸貨,除去開支,根本就沒錢賺,要不是怕業務線斷了,早就不想做了。”劉先生告訴記者,“兩三年前,一個月能發3、4萬噸煤呢。”
說到今后的打算,張發林和他的朋友們都十分失落。“現在一沒有流動資金,且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門路。我們做了多年的煤,也只熟悉這個行當?,F在哪個行業好做?做房地產?鄂爾多斯死在房地產上的人多了去了;開餐館酒店?現在鄂爾多斯的餐館和酒店也是慘得一塌糊涂。我們唯一的路子,就是熬下去,熬到市場好轉的那一天。”張發林的另一位參股煤礦的朋友對記者說道。
張發林告訴記者,在鄂爾多斯,很多中小煤礦都想轉讓,但市場根本就沒有接盤者。政府雖然一直在推動大煤礦兼并小煤礦,但那些大煤礦根本不愿接盤,對他們來說,這些小煤礦根本就是包袱。
坎坷的煤化工轉型路
短短一年多時間,煤炭市場就從鮮花錦簇,變成荊棘滿地。
如果將煤炭當燃料賣,相當于賣面粉;如果在坑口發電向外輸送,相當于賣饅頭;如果將煤進行深加工變成煤化工,那就相當于賣糕點。做煤炭的人都懂這個道理。但在賣煤就能掙大錢的時候,很少有煤炭企業會花心思去想著如何去發電,如何去做煤化工;只有當市場形勢變壞的時候,形勢就迫使煤炭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向更高利潤環節拓展。不過,大型煤炭企業和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都對煤炭行業的周期性有著相當的認知,煤炭業轉型升級也是他們多年以來就在考慮和推動的事情,如今煤炭市場跌入冰谷,行業轉型升級就顯得更為迫切。
記者致電鄂爾多斯市煤炭局,希望就當前鄂爾多斯市煤炭業轉型升級問題采訪相關負責人。不過,鄂爾多斯市煤炭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婉轉告訴記者,現在整個市場不景氣,領導都在各地忙著找銷路,不愿接受媒體采訪。“要看轉型樣本,你到大路工業園的煤化工基地去看看吧。”
記者依著這一指點,來到準格爾旗東北部的大路工業園內的大路煤化工基地探營。
中小煤企望“轉型”興嘆
在送記者去大路工業園的路上,張發林告訴記者,現在跑煤礦的貨車確實大幅減少了,但跑煤化工基地的車卻越來越多了。“做煤化工的,要么是國有大型煤礦,要么是民營龍頭企業,中小煤企根本就沒有實力去做煤化工。”到了大路工業園的煤化工基地,記者發現,往來這里的貨車和小轎車數量確實比煤礦那邊多了很多,接送客人的的士也隨處可見。不少項目都在緊張地施工之中,與煤礦區蕭條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