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臨危謀變 電商沖擊令傳統電腦城店大客少
太平洋數碼近期也在為了配合上海徐家匯的整體規劃重新定位,很可能將轉型為時尚百貨商場,而放棄3C產品。
一家3C產品企業主則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在電商平臺價格戰的沖擊下,綜合性商場里的“品牌體驗店模式”成為新的關注點,以體驗贏得口碑。近期,三星、聯想等商家,效仿蘋果在商場開設專賣店的做法,展開鋪設品牌體驗店的計劃。三星中國則宣布建立“流通研修所”,共將建設20多個“銷售專家”培訓機構,加強銷售服務“軟包裝”。“過去3C賣場一貫的按照條線分割的營銷方式,已有些不符合這個產業的發展規律。”聯想集團中國區戰略運營副總裁劉曉林則對媒體表示,隨著手機、電腦、平板電腦、電視機越來越交融,體驗店則將成為企業未來布局的重點。“雖然可以預見電腦城的沒落,但并不意味著實體店沒有出路。”屠文祥表示,虛擬店與實體并不存在誰取代誰,雙方都在3C銷售的結構性調整中,尋求新的探索。“鴻海正著手以賽博數碼為平臺,將虛擬平臺與實體平臺整合成為新的模式”。
新模式
“線上、線下的虛實結合,具體說來是以電子商務為核心,以實體店的體驗為手段,以服務為壁壘。”屠文祥說。線上平臺是“3C無憂網”,是以產品呈現和用戶溝通為主,并非銷售網站,線下則是賽博數碼的創意主題商城,以及定位于社區便利店的睿俠品牌。
其中,線上平臺“3C無憂網“并非獨立業務,不走盈利路線也不支持品牌廣告嵌入,僅定位于賽博實體店的翅膀,幫助實體店和合作品牌實現增值服務,并且提供寄售服務,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在賽博數碼的概念中,傳統電腦賣場應該突破原有功能,成為提供休閑娛樂空間及品牌展示和體驗的場所。為此,旗下原有的賣場將直接改造成創意主題城,這個計劃將在之后2至3年推進。
今年2月,賽博數碼的太原店開幕,由3C賣場變身為創意主題商城,3C產品只占 20%的比例,其他為體驗店、創意創業基地、休閑娛樂區域,囊括時尚產品、百貨、餐飲、KTV等。定位為“為個性生活網絡創意元素,為創意產業整合營銷平臺。”“賽博數碼過去10年以電腦產品為主,給IT做渠道服務,未來10年,將指向個性化的創意產業。讓創意帶動創業,滿足小個體的個性化創業夢想,這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將在過程中激發新的延伸。”屠文祥稱,Shopping mall的產品體驗店成本高、盈利低,而賽博的主題商場,對創意用戶來說,除了有租金的扶持,也將其囊括于集團的網絡中。
例如,在娛樂餐飲領域,賽博數碼結合互聯網推出“餐廳混合菜單點單模式”以及“網上訂單下單付款,晚上光臨直接上菜”的服務,增大了顧客的選擇面,也增強了商場的銷售效率。
賽博將會把這樣的“太原模式”復制到大陸其他發達城市,希望趕在對手之前,完成業態的優化,并打通線上和線下的轉型。“未來這樣的創意主題商城,到了2015年,我們希望到達50家,包括對現有的30家改造。”屠文祥表示,仍然以在商業區的租賃為主,租賃的時間希望保持在15年左右。
賽博數碼預估,未來創新創意產業以及由移動互聯網帶來傳統產業的改造,所能夠釋放和提升出的效益可能會比過去傳統產業的增長更快。“這次轉型后,收益希望能超越之前的電腦城。我們將用2至3年將模式推廣,預計新模式的年市場增長率將為30%-50%,3至5年可達到過去電腦城盈利平均數的兩倍,2015年之后,則會更快的翻倍。”屠文祥強調,賽博希望率先做了這樣的轉型后,會帶動中國大陸六七百座電腦城,共同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
在屠文祥看來,實現新的商業模式最大的困難在于觀念的轉變。此前,屠文祥曾與一些院線的負責人商談,在賽博數碼中開辟出“平價電影院”的想法,但遭到院線質疑。
除了創意主題商城商場,賽博還與美國最大電子零售商之一的RadioShack合作,推出3C社區便利店“睿俠”。2012年,雙方合資的第一家睿俠店在上海開業,將電子服務便利店的連鎖模式帶入中國大陸。
6月17日,盛大網絡旗下的果殼電子推出2款手機、1款手表和1款戒指,賽博成為果殼電子的戰略合作伙伴,負責手機與可穿戴設備的線下銷售以及海外推廣業務。據悉,除了銷售之外,賽博還享有盛大手機應用軟件的業務分成。
據悉,除了盛大旗下產品外,賽博還與樂視TV等其他大陸電子產品展開合作,未來,還將推出Cyber Selection系列終端設備及配件。“這也是賽博轉型的策略之一,未來,賽博的賣場體驗平臺和睿俠服務平臺也會開放給各品牌,在平臺上提供無限的增值服務。”屠文祥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