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相差三倍 地溝油做航空煤油路途還漫長
多家航企開展商用試驗
東航方面透露,在此次實施國產生物航油驗證飛行成功后,將據生物航油的產量情況進一步在商務航線上推廣運用。目前,中石化將杭州石化煉油廠的原有裝置,已改造成一套2萬噸/年生物航油工業裝置,年可生產6000噸生物航油。而除中石化及東航外,各大航企在生物燃料方面的商用試驗,于近幾年來此起彼伏。
從2008年開始,全球廣泛開展了生物燃料的示范飛行。這些生物燃料主要以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為原料生產。據記者統計,2011~2012年,全球生物航油已在9個航班上實現了商用。
2011年6月,荷蘭法航KLM公司的“波音737”飛機載著地溝油,從阿姆斯特丹飛往了巴黎,當時機上有171名乘客。當年7~11月,漢莎航空、芬蘭航空、墨西哥Interjet、墨西哥航空、美國大陸航空等都分別使用生物燃料,跨越飛行了法蘭克福、漢堡、赫爾辛基、馬德里等地區。2012年6月時,“多倫多—墨西哥”航線、“阿姆斯特丹—里約熱內盧”航線也首用生物燃料。
劉波告訴記者,生物燃料的研制與試驗,與當下國際溫室氣體減排、航油緊張等兩方面有關。就溫室氣體減排,歐盟已提出了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量相當于1990年的33%,可再生能源比例不低于20%,生物燃料達到10%。2012年1月1日起,國際航空業也被納入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這意味著全球的4000多家經營歐洲航線的航空公司,從2012年開始都需要為超出配額的碳排放支付購買成本。
而中國民航局在2011年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民航單位產出能耗和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22%。“在上述溫室氣體減排的要求下,促使生物燃料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劉波說。
“此外,航油的消費量在逐步增加,但供應卻有些捉襟見肘。這也是令各大石油公司及航空企業有些擔心的問題之一。”中石化一位內部管理層向記者稱。2011年,中國的航油消費量超過18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全球航油需求預計每年增長不足5%,而中國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