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LDK如何自救 能否擺脫尚德式命運
“砸鍋賣鐵”圖謀自救
眼下,留給賽維的可選之路可能只有自救圖存。去年以來,賽維甚至不惜通過出售資產及大規模低價甩貨來籌措資金。
去年10月份,賽維就將其三個太陽能屋頂電站作價1.4億元轉讓給新大新材,以沖抵相應金額的應收賬款。此外,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當時了解,賽維還將在公司總部新余市開發的價值數千萬元的多處樓盤作價轉讓給當地多個供貨商。最新的情況是,公司近日將子公司合肥賽維作價1.2億人民幣出售給合肥市政府旗下企業,并為這筆交易計提8000-9000萬美元的凈虧損。據公開資料,這個投資25億元、產能1600MW的項目,曾奪得全球規模最大單體光伏項目桂冠,更被視為賽維巔峰時期的扛鼎之作。
為回籠資金,賽維還在國內外市場大規模低價甩賣公司產品,這一點從公司財報中便可看出端倪。去年一整年,盡管硅片及電池組件銷售量各季度都在上漲,但毛利率卻一路下滑,2012年第三季度為-11.2%,到第四季度就陡然下降到-60.5%。這一毛利率相對于目前全行業1%—5%的平均水平差距巨大。“賣得越多虧得越狠,這只能說明賽維以遠低于成本的價格瘋狂甩貨。”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根據賽維第四季度財報,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賬上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9828萬美元,有擔保的銀行存款1.67億美元,待出售的資產總額6.46億美元。顯然,這些數字相對于其幾百億元的債務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靠“砸鍋賣鐵”、“拆東墻補西墻”或許能解賽維一時燃眉之急,但長遠來看,隨時可能潛存著巨大風險。眼下,賽維逾20億美元的短期債務就是一道“大坎”。
一系列負債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總額逾20億美元的短期債務,占其全部負債的近一半。根據財報數據,短期貸款、一年以內到期的長期貸款、短期票據合計共計20.91億美元,此外還有貿易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約7億美元,應計費用和其他應付款7.1億美元。有了尚德此前因超5億美元的可轉債到期無力償還導致的公司進入破產重組程序,業內普遍分析認為,短期債務也可能成為壓死賽維這頭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